返回

第158章 招募邓艾,刘封的汉水屯田(6k)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58章 招募邓艾,刘封的汉水屯田(6k) (第2/3页)

 “好一个国家的支柱!”刘备大笑道:“吾儿所思,朕已明了。既如此,朕明日就修书一封送往成都,你也派人通知二人,朕的使者抵达房陵时,就与其同行。”

    刘封拜道:“儿臣代两位贤士,拜谢父皇!”

    正论间。

    人报刘秀玉和刘良玉携子觐见。

    刘备大喜,起身向前走了两步,忽而又笑容一滞,停步回头,刚坐下又起身,起身后又坐下,这一幕看得刘封不由暗笑。

    “父皇,不如儿臣暂且告退?”

    “别胡猜!朕只是在想,应该如何封赏朕的女儿和外孙。”

    看到刘封嘴角那掩饰不住的笑容,刘备佯怒道:“朕忽然想起,今日还未去慰问城中孤寡,你且替朕前往慰问。”

    好!好!好!

    前一句“别胡猜”,后一句就要撵人。

    刘封憋着笑,识趣离开:“儿臣领命!”

    来到阁外。

    刘封见到了已经斋戒沐浴换上了干净衣物的刘秀玉、刘良玉和刘爽刘瓒兄弟。

    见刘封似要离开,四人都面露疑惑,又似有紧张。

    刘封笑着解释道:“我尚有些要事,你们直接去见父皇就可以了。”

    顿了顿。

    刘封又对刘秀玉和刘良玉道:“不用紧张。方才我已经禀明父皇为二子改换姓名一事,父皇已嘱咐我书呈宗正,记二子之名入宗室,择日祭名于太庙。”

    听到刘封的话,刘秀玉和刘良玉皆是面色一喜,刘爽和刘瓒两少年,也是呼吸变得急促,难掩内心的激动。

    “祭名于太庙”就意味着:刘备已经认可了两个外孙的身份!

    两女这十几年以来心中的苦楚,两少年初回的紧张,也在此刻消散大半。

    刘封摸了摸两少年的头,柔声道:“牵着你们的阿母,入内觐见吧。你们的外祖父,是个很温和的人。”

    看着怀着憧憬又小心翼翼入内的四人,刘封笑了笑,大步离开。

    没人知道刘备跟两个女儿和两个外孙聊了什么。

    据侍卫在阁外的陈到称,在刘秀玉四人入内后不久,阁内先有哭泣声,后有笑声,随后刘备更是笑声不断。

    而在这之后。

    先有燕王刘封书呈宗正刘璋,记刘爽、刘瓒之名入宗室,择吉日祭名于太庙,

    后有刘备下诏,封刘秀玉宜都公主、刘良玉为武陵公主,封刘爽为零陵侯、刘瓒为桂阳侯,委派专人教授刘爽和刘瓒习文练武,恩宠可见一斑。

    到了四月。

    司马懿派人来称:已经按名单寻到六十余人,其余人或是不愿、或是不在、或是无踪。

    在与刘封商讨后,刘备同意了用这六十余人交换曹仁、满宠、赵俨三人。

    失散十余年,能换回六十余人,已经是幸事。

    虽然这六十余人中也有可能有魏细作死士冒充身份,但刘备依旧盛礼接纳了这六十余人。

    令刘备遗憾的是:徐庶并未归来。

    昔日因孝弃忠,已令徐庶自觉羞愧;前年又跟诸公卿劝进曹丕称帝,徐庶更自觉无颜再见刘备。

    在转达给刘备的书信中,徐庶也未谈及具体的隐情,只言愧对刘备的恩情,又祝大汉能武运昌隆。

    这令刘备又恨又憾。

    恨的是曹操不当人子,用母亲要挟儿子。

    憾的是徐庶性格刚烈,不愿意再来襄阳。

    相较于刘备对徐庶的遗憾,刘封却是心中欣喜,只因想要的人:来了!

    小阁中。

    一个身材魁梧、相貌敦厚的布衣青年,立在邓范身后,正是刘封专门要求寻找的邓艾。

    邓范正兴致勃勃的向刘封夸赞邓艾。

    诸如“虽然出身寒微,但不以为耻”“性格坚韧,能屈能伸”“虽然说话不利索,但识字明理”“十二岁就有大志”“每每见到高山大川,都会勘察地形,指划军营处所。”等等。

    夸得邓艾手足无措,好几次都想阻止邓范不要再夸。

    看着恨不得将邓艾夸成举世良才的邓范,刘封也忍不住暗觉好笑。

    邓艾来之前,邓范心有顾虑,更是对刘封言“倘若此人并非如传闻一般,属下恐坏了殿下名声。”

    邓艾来之后,邓范就差将“快看,快看,这是我新野邓家的俊杰,我邓范的族弟,邓艾邓士载!”写在脸上了。

    刘封也没打断邓范对邓艾的猛夸,一直等到邓范自个儿都觉得有些过了,才召邓艾近前。

    “能让孤的功曹如此盛赞,必定有大才,孤会给你两个去处,你可任选其一。第一个,新城郡督邮。第二个,新城郡农都尉。”

    督邮是郡太守的重要属官,相当于地方监察官,负责巡查郡内各县、监督县级官员的政绩与廉洁、传达政令与司法审判、催缴赋税与治安维护,跟功曹和五官掾一样,都是实权大的官职。

    相较而言,农都尉就小多了,具体的职责是专管农业生产,组织流民屯田、管理农具与耕牛分配,以及水利设施修建等事务。

    这两个不同的去处,也是两种不同的晋升方向。

    一旦选定,基本上也就决定了刘封对邓艾的任用和培养方向,短期内是不会有大的改变的。

    是选择地位高实权大又能参与新城郡核心会议的督邮,还是选择地位低实权小可能一年到头都见不到刘封一面的农都尉,这不是艰难的选择。

    邓艾没有立即回答,而是低头沉思权衡;邓范也识趣的没有提醒邓艾,将选择权交给了邓艾。

    良久。

    邓艾抬头,眼神坚定:“禀,殿下,我选农,农都尉。”

    刘封淡笑不语,邓范却是故意呼问:“士载,你莫非是不知道农都尉和督邮的区别?当了农都尉,你可能七八年都得不到晋升;可当了督邮,你的前程会更光明,上一任的督邮,不到两年就晋升入了丞相府。”

    邓艾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拱手道:“我,我知道,就,就,就选农,农都尉。”

    刘封抬手示意:“说说你的理由。”

    邓艾凝声道:“将,将,将帅无能,累,累,累死三军;官吏,无,无,无能,祸,祸,祸害,百姓。我,我才学不足,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