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夺回襄阳,刘备获胜擒曹仁(6k) (第2/3页)
黄巾,胜负几乎是没有悬念的。
牛金不是关羽张飞赵云那样的万人敌,青面汉等十几人也不是没上过战场的黄巾,且又受了刘备的恩遇一心想拿牛金的脑袋赚前程,一个个都是悍不畏死。
厮杀了一阵。
牛金被四面八方而来的长矛围在中间,青面汉当先一矛刺中牛金,随即十几支长矛先后刺中牛金。
这个跟了曹仁十几年的骁将,最终也含恨而亡。
“将军,牛金去也。”
青面汉拔出短刀割下牛金的首级,随后来见冯习:“禀将军,牛金意欲回樊城生乱,已被我等斩杀!”
冯习瞥了一眼牛金的首级,赞道:“我记得你的名字,你叫杨士,尔等没有辜负陛下的信任,等见了陛下,我会亲自尔等请功,”
杨士大喜:“谢将军栽培!我愿再带众兄弟去樊城劝降。”
冯习看了一眼被围住中心的曹仁,又唤来一校尉引了五百人跟着杨士等人去樊城劝降,并约定夺城后就在樊城城头放火为号。
樊城内能战的曹魏将士基本都被曹仁带出城了,剩下的本就在观望成败,见杨士挑着牛金的首级引着汉军来劝降,几乎没任何的犹豫,樊城的魏军就选择了投降。
片刻后。
火光在城头响起。
冯习又派人通知吴班和傅肜,欲劝降曹仁。
厮杀多时,曹仁身边已经剩下不到四百人,或多或少都带了伤。
满宠、赵俨、朱盖、殷署、徐商、吕建等人,簇拥在曹仁左右,一个个都喘着粗气。
“曹仁,你已经穷途末路了,何不速降!”
“曹仁,樊城已经被我夺取,你还要顽抗吗?”
“曹仁,你先祖曹参为大汉相国,你怎能助曹丕篡汉?若你投降,陛下念在你先祖面上,定不会杀你。”
傅肜、冯习、吴班一人一句,向曹仁大呼。
曹仁将长矛杵在地上,哈哈大笑:“我受先帝厚恩,岂会言降!大魏只有战死的将军,没有投降的将军!休得废言,与我一战!”
吴班大笑:“曹仁!你想要战死尽忠,不如自己抹了脖子,何故还要让旁人陪你一同战死?尔等听好好,如今樊城已破,曹洪曹休也被陛下击败,不想死的,就放下武器。”
说完。
吴班手一招。
身后的亲卫纷纷高呼“放下武器”,呼声也从吴班一处变为整个包围圈。
数千人高呼“放下武器”,如雷霆般击打在曹仁身边的将士心头,恐惧也开始滋生。
军心受到冲击,曹仁当场射杀了两个弃械奔逃的军侯。
然而恐惧一旦滋生,就会如蝗虫一般扩散。
曹仁能射杀两个弃械奔逃的军侯,射杀不了全部。
不断的有人弃械奔逃!
到最后,曹仁身边竟然只剩不到百人!
“众人向前,生擒曹仁!”
吴班一声令下,众悍卒争先恐后。
只有不到百人的曹仁,根本无法挡住众悍卒的生擒之心。
傅肜更是悄然上前,寻到机会扑倒曹仁,身后的悍卒也相继扑上,将曹仁死死的按在地上。
“擒曹仁者,傅肜也!”
满宠、赵俨、朱盖、殷署、徐商、吕建等人虽然想来救曹仁,但吴班和冯习压根不给机会,纷纷向前将满宠等人尽皆生擒。
而在外围。
看到传讯火堆的斥候,迅速的将消息传到刘备大帐。
马良抚手大笑:“陛下,曹仁已被众将生擒了,可以反攻了!”
饶是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刘备,此刻也是难掩欣喜,仗剑起身:“传令各屯,不必再守,并力破贼!”
得了军令的马良,迅速派出斥候来到附近最高的一处山头,点燃了早已经准备的柴堆。
大火腾空而起,不论是围头还四冢,亦或者阻挡张辽的白毦兵,都能看到山头的火光。
“哈哈!曹仁已被陛下生擒,众军听令,随我冲杀,直取曹休狗头!”
“陛下神威,众人随我死战!”
“敢骂我是缩头乌龟,今夜就让尔等知晓襄阳辅匡之名!”
四冢和围头的张飞、黄忠、辅匡等将,在看到刘备的传讯后,不再据险而守,纷纷选择了反击。
忽如其来的变故,令曹休、贾逵、王凌等人心惊不已,尤其是“曹仁已被刘备生擒”的呼声更令众魏将惊疑。
然而众魏将已经来不及去验证这个情报的真假,汉兵已经开始反攻,唯有挡住汉兵的这一波攻势才能分心去验证真假。
另一处。
张辽跟陈到厮杀多时,难解难分。
一直在阵中间指挥白毦兵的陈到,也来到了阵前,对着面有惊疑的张辽冷喝:“曹仁已被陛下生擒,张辽,你还要再战吗?”
张辽心中惊惶。
正犹豫间。
后方高处侦查敌情的斥候来见张辽:“将军,有大量兵马向此地而来,不知敌友!”
张辽更惊:“有多少人?”
斥候摇语气有些惊恐:“看火光,应有数千人!”
张辽脸色瞬间一沉。
数千人!
岂不是.
虽然猜到来的大概率是汉兵,但张辽又担心是刘备的疑兵之计,迟疑不决。
不多时。
冯习引兵先至,二话不说就杀向张辽。
傅肜也紧随其后,数千汉兵直冲张辽。
见状。
张辽心中的最后一丝侥幸也消失了。
“撤!”
若能救曹仁,张辽必救曹仁。
可此刻局势,已经不是张辽能否救曹仁的问题,而是张辽能否不被汉兵追上的问题!
陈到看了一眼逃跑的张辽,没有跟着冯习和傅肜一起追,而是带着白毦兵返回。
白毦兵的任务是拦住救曹仁的兵马,如今任务完成,自然要回到大寨护卫刘备。
天逐渐明亮。
各屯反攻曹兵的情报也如雨点般的传回大寨。
今夜一战。
刘备大获全胜。
不仅夺取了樊城,还生擒了樊城内的曹仁、满宠、赵俨、朱盖、殷署、徐商、吕建等魏军一干重要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