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7章 刘备亲传,刘封满万不可敌(6k)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47章 刘备亲传,刘封满万不可敌(6k) (第2/3页)

是暗暗发誓,下次遇到李辅也要将其斩杀!

    而在十余里外。

    刘封依山立营。

    王平、李辅等人相继返回,具言战事。

    刘封不吝夸赞:“幸有尔等阻敌,孤才能将粮草安全带出丹水城。”

    众人皆言“殿下妙算”。

    到了黄昏。

    寇安国也引兵返回,具言途中遇到了徐晃,不敌而退。

    刘封没有责怪寇安国。

    让寇安国南下之前,刘封就预料到寇安国可能会跟徐晃撞上。

    寇安国本就不如徐晃,能逃脱就已经是本事了。

    刘封虽然骁勇善战,但也没自信到麾下将校个个儿都能跟徐晃分庭抗礼,也没自信到任何部署都能令取得成效。

    倘若事事如意,那也太小觑五子良将的含金量了。

    刘封让众人先去营中休憩。

    虽然腹背受敌,但刘封也无焦躁之心。

    曹真虽然兵多,但粮草也多,需要大量的兵力留在后方运输和看护粮草。

    就如同刘封来丹水城前,也得给李平留三千人在坞堡一般,曹真是无法动用全部的兵力来围堵刘封的。

    反观刘封,目前只有十余日的粮草,运输和看护难度并不大。

    兵寡是刘封的劣势,灵活是刘封的优势。

    刘封目前最擅长的也不是数万大军的大军团作战,而是万人左右的小股穿插战术。

    这得益于刘备的悉心指导。

    想当初在汉中的时候,刘备见阳平关难攻,先是令陈式走马鸣阁道,意图自左侧绕去阳平关后方;在陈式被徐晃击败后,刘备又留高翔在阳平关正面,亲率偏军渡过沔水,一路翻过右侧的米仓山出现在阳平关侧后的定军山,绕击夏侯渊,最终斩杀了夏侯渊。

    不论是马谡街亭居高临下,还是魏延兵出子午谷,其实都是受了刘备的影响。

    一个是听闻刘备在定军山居高临下势如破竹,一个是跟着刘备兵走米仓山有实战穿插的经验。

    刘封亦是不例外。

    昔日翻越米仓山去定军山,刘封也是跟随刘备左右的。

    如何出其不意,如何稳定军心,如何利用地形,等等,刘备都曾对刘封悉心指导。

    刘封的理论更多来源于觉醒的记忆,实践则更多来源于刘备的手把手指导。

    刘封就是刘备亲手磨出来的一柄刀,一柄可以替刘备北伐克敌的刀。

    细思间。

    有探子来报,称“徐晃并未收兵回南乡城,而是就近寻了个险要扎营”。

    刘封能猜到徐晃打算:徐晃是想配合曹真张郃对刘封实施围堵。

    战场有时候后就这么巧妙。

    倘若刘封今日没能及时撤出丹水城,还真会被徐晃配合曹真张郃完成围堵。刘封一直都遵循一个道理:战场用就如那句歌词一般,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没有任何人能算无遗策,因为人的气运是最无法料算的。

    假如徐晃提前一天出兵,就有可能直接堵住刘封的东门撤退路线,届时受粮草辎重拖累,刘封是绝对挡不住徐晃的。

    然而。

    刘封今日的气运要比徐晃稍微强一点。

    徐晃虽然将寇安国给击退了,但未能及时的配合曹真张郃堵住刘封。

    离了丹水城,刘封就如同一只在南乡郡自由游弋的鱼儿一般,不受约束。

    南乡郡诸县之间,多有通畅道路。

    这也是刘封笃信能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还玩战术穿插的原因之一。

    比起在汉中时的马鸣阁和米仓山两条险道,南乡郡诸县之间的道路通畅十倍不止。

    由于张郃和郭淮都放弃了追击刘封,徐晃就地寻险要扎营的作用也变得极小。

    刘封只是遛了个弯儿,就大摇大摆的返回了坞堡。

    在返回坞堡前,还在南乡城下挑着王双的首级和部分魏军旌旗诳骗夏侯尚,称“曹真等人已被杀败,王双首级在此”。

    王双的首级是真的。

    魏军的旌旗也是真的。

    徐晃也未如约归来。

    刘封的诓骗,惊得城头的魏卒心惶惶。

    不仅如此。

    刘封还每日轮番派人在城下劝降。

    若不是夏侯尚在城头强撑维持,都有魏卒想要开城投降了。

    直到徐晃得知消息率众返回,南乡城内的惊慌才消失。

    “竟又被刘封诳骗,着实可恶!”夏侯尚又气又怒:“待征西将军到来,我要亲自去刘封的坞堡外搦战!”

    被刘封牵制了几个月,夏侯尚也累积了几个月的闷气。

    如今有了曹真的援军,夏侯尚已经不想忍了。

    徐晃也没阻止。

    如今有了绝对的兵力优势,也该轮到刘封被搦战了。

    在徐晃撤回南乡城后,曹真的大军也随之而来。

    加起来四万左右的魏军,直接将刘封所在的坞堡四面围定。

    不论是曹真、张郃、郭淮,还是夏侯尚、徐晃都清楚,刘封能放弃丹水城,不能放弃南乡城外的坞堡。

    一旦刘封退兵,就无法阻止南乡城的数万魏军驰援襄樊。

    同样。

    若不能击败刘封,南乡城的数万魏军也难以驰援襄樊。

    正如刘封所言:胜败在于刘封和曹仁,谁更能坚持。

    坞堡外。

    有了底气的夏侯尚,一扫往日苦闷,策马在前,耀武扬威。

    “大魏征南将军夏侯尚在此,刘封,可敢出城一战?”

    “刘封,你自诩武勇,今日怎当了缩头乌龟?”

    “你如此怯懦,怪不得刘备自立为帝也不封你为太子,你连个十几岁的小娃娃都争不过,还有何颜面苟活于世?”

    “刘封,听闻你尚有美妻幼子,我夏侯尚一向助人为乐,你若肯降,你妻子我养之!”

    “.”

    夏侯尚越骂越难听。

    听着夏侯尚的谩骂声,刘封一脸淡然的斜倚在城头,品尝军厨准备的糕点,仿佛在欣赏舞台剧似的。

    相对于刘封的不在意,城头的王平李平等将校,却是怒上眉梢,纷纷向刘封请战。

    “殿下,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