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新城太守,刘封的最终任命 (第2/3页)
作的父母一般,细细的叮嘱刘封,生怕刘封在新城吃亏或犯错。
正应那句:儿行千里,父母皆忧。
刘备的关怀,刘封亦是感动不已。
辞别刘备后。
刘封就带着李平、虞翻、樊成、韩重、李辅、邓贤、方月四校尉、王当四军侯以及三千步骑,前往新城。
路过临沮时,刘封又拿出了临沮长杜普的调任书。
杜普早就想进步了。
刘封在应对荆州变故的几个月里,杜普也对刘封多有协助。
对于肯相信自己的人,刘封向来不吝啬擢升和赏赐。
故而在离开江陵城前,刘封就向关羽要了调任书。
只待新的临沮长到来,杜普就能离开临沮前往新城就职。
刘封的厚爱,让杜普欣喜不已。
杜普在临沮长这个位置待了好些年了,如今有了进步的机会,自然是不肯错过,当即表示在处理完交接后就会来新城。
途径荆山十二据点时。
荆山义兵校尉白寿也闻讯前来。
得知刘封当了新城太守,且荆山也被划归新城管辖,白寿大喜:“以后我的女儿就是太守夫人了。”
虽然只是妾,但白寿不在乎。
毕竟。
妾的地位也得分是谁的妾、谁家的女儿。
就比如刘备的甘夫人和糜夫人,虽然都是妾,但又有谁敢小觑?
刘封这次没有拒绝将白素带去新城。
荆州的危险暂时解除,刘封也准备在新城建立基业,自然也不担心会牵累到荆山白族人。
不仅如此。
刘封还邀请白寿徙民下山,让各族山民正式在新城落户。
新城初立,人口是关键。
没有人,再大的抱负都是无法实现的。
白寿其实早就想下山了。
在山中虽然自由,但吃喝也容易短缺。
荆山毕竟不适合耕种。若真的吃喝不愁,白寿昔日也不会去抢官粮了。
白寿当即就拍着胸口保证道:“只要副军将军能让山民吃饱穿暖,我等山民肯定都愿意落户新城的。”
刘封也许诺道:“有我刘封在新城一天,就绝不会亏待了诸位。”
自江陵过荆山,一路行了半个月,刘封抵达了房陵。
能有这么快的速度,也得益于刘封早先建立的十二据点,极大的减少了安营扎寨需要消耗的时间和体力。
原房陵太守邓辅早得到了消息,忙出城来迎接刘封。
虽然从房陵太守变成了房陵令,但邓辅实际管辖的区域其实也没多大变化,俸禄也照旧。
再加上新来的新城太守又是刘封,邓辅也没表现出抗拒和不满。
亦或者说:即便有抗拒和不满也得藏在心底。
刘封也不是二愣子。
这种利益上的事自然得以利益来拉拢安抚,几句话下来,就将邓辅心底的芥蒂打消。
简而言之就是:现在跟着刘封同甘共苦,未来就能前程似锦。
谈论间。
邓辅又提及孟达在房陵、上庸和西城频频宴请当地豪族,尚书令法正也是每每作陪,似乎有意趁着刘封不在拉拢三城豪族。
刘封不屑冷笑:“孟子敬还是喜欢玩这种近臣手段,真以为有法孝直在,他就能得偿所愿了?”
在刘封看来,孟达就是个拎不清的。
跟着刘备如此,跟着曹丕也是如此。
拎不清自己的位置,一心想着走捷径。
以至于法正死后,孟达自觉朝中无人,恐被问罪,于是投奔曹丕;曹丕、桓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