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0章 临阵机变,刘封决断荆北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20章 临阵机变,刘封决断荆北事 (第2/3页)

畏惧之意,我倒要瞧瞧,那徐晃是否真有这般本事。”

    “将军亦曾带我等雪中奋兵斩杀韩当,其中的艰难亦不会比徐晃破寨斩胡修、傅方差,谁更厉害,打了才知道。”

    “我等追随将军救江陵以来,大小恶战也有近十场了,何惧曹贼!”

    “徐晃是一个头,我也是一个头,头没了都得死,又不是乡野传闻的妖魔,有何可惧?”

    “.”

    见士气可用,刘封亦不再迟疑,肃容下令。

    如:令牙门将李平引千人为前锋在麦城东面的险要处立寨,偃旗息鼓以作疑兵。

    如:令信使前往临沮,令临沮长谨守城池,防止有魏兵走山道奇袭。

    如:令信使前往荆山,让白寿和马玉引荆山义兵协防上庸三郡。

    如:令信使前往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分别给房陵太守邓辅、上庸太守申耽、西城太守申仪和主簿邓范送信。

    等等。

    之所以给邓辅、申耽、申仪、邓范送信,刘封是怕三郡的地方豪族见势不对又暗投曹魏。

    以关平如今的影响力,是不足以震慑和恩服三郡地方豪族的。

    给邓范送信,则是在检验邓范这几个月的成果。

    若三郡防守不利,邓范能否聚三郡的山民蛮夷协防,也是很重要的。

    白寿和马玉的荆山义兵先后跟潘璋、徐盛和马忠打过几场,又有缴获的吴兵盔甲武器,同样也是一股不可小觑的战力。

    将逐项军令下达后。

    刘封率众前往麦城。

    得知刘封到来,麦城的赵累等众亦是士气大振。

    如今的刘封,在荆州军中可以称得上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连败江东诸将、阵斩韩当、摘帽退徐盛、勇夺江陵城等等事迹也被众口相传。

    最津津乐道的还是刘封“一柄环首刀,从南门砍到北门”“吼一声吼死一个吴兵”“抓住吴兵当武器,手杀数十百人”,以及最夸张的“穷奇转世,大口一张,一个吴兵就被生吞”。可以毫不夸张的说:

    如今的荆州军中,关羽的声望第一,刘封的声望第二,就连关羽的亲儿子关平都不如刘封的名头响亮。

    哪怕刘封一个人来到麦城,都足以打消赵累等人对徐晃的惊惧,更不用说刘封还带了三千精锐。

    将乃兵之胆。

    这句话在刘封身上得到了鲜明的印证!

    数日后。

    当阳。

    徐晃引兵抵达。

    探得麦城东面险要处有营寨却又不见旗号,徐晃不由起疑。

    骁将殷署道:“关羽方与孙权大战,不仅得分兵去抢陆口和夏口,还得分兵对付宜都的陆逊,江陵城内又有左将军部降卒两万人需要压制,分到麦城的兵力必不会太多。

    再观麦城外,又多围堑和鹿角,这定是探得将军到来心存畏惧。

    请...您....收藏_6191书1吧(六\\\九\\\书\\\吧!)

    我以为,此乃麦城守将的疑兵之计。故意在城外险要处设下营寨,又怕将军攻寨,偃旗息鼓不敢表明身份。

    将军无需理会,率我等强攻麦城,兵临江陵城下,定可让关羽惊惶失措不敢出城应战,也让关羽感受下被围的屈辱。”

    徐商、吕建、朱盖三将亦是附和。

    这四将都是关羽水淹七军后跟着徐晃来救樊城的,虽然听过曹仁和于禁是怎么被关羽狠揍的,但跟着徐晃的时候又将关羽击退,这心中对关羽自然是没有多少的敬畏之心。

    兵将无畏,方敢神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