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7章 罢兵和谈,刘封的未来考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17章 罢兵和谈,刘封的未来考虑 (第3/3页)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啊。吴侯不肯送女求和,令人惋惜。

    罢了,罢了,强扭的瓜也不甜。既如此,我就换个条件:将虞仲翔送我。”

    虞翻脸色一变:“刘封,你怎敢辱我!”

    刘封道:“虞仲翔,你误会了。我惜你才能,故而不忍你在孙权麾下受人忌恨。

    自古有言,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跟着我,你能当一个流芳千古的诤臣,跟着孙权,你只会被流放。”

    虞翻冷哼:“我不学无术,只会喷人,既非良禽,也非贤臣。”

    刘封肃容:“北海文举公赞你有‘东南竹箭之美’,广陵子纲公也赞你‘性如美玉雕摩益光’,若你虞仲翔不学无术,那江东皆是俗士。”

    虞翻无言。

    内心也变得纠结起来。

    孙权的冷遇和同僚的厌恶让虞翻心中不忿,刘封的礼遇又让虞翻心有快意,可要背孙权而投刘封,虞翻又认为会违背气节。

    这时。

    吕蒙开口了:“我同意你的条件,仲翔现在就可以留下。”

    虞翻愕然瞪大了眼:“吕都督,你”

    吕蒙打断了虞翻的话,道:“仲翔,就请你为吴侯再尽一次忠吧,吴侯也会同意的。”

    虞翻脸色变幻,欲言又止,最终选择了沉默。

    说是尽忠,其实就是吕蒙给虞翻找了一个台阶。

    若不是吕蒙,虞翻根本不会参与夺荆州的行动,这个时候还在泾县被流放呢。

    即便有吕蒙的举荐,孙权依旧因为刘封的几句离间之言就将虞翻冷落,可见其对虞翻的成见并未因为吕蒙的举荐就消失,反而越来越深了。

    刘封抚掌大笑:“能得虞仲翔,胜得长沙和桂阳啊。”

    对刘封而言:长沙和桂阳压根就没资格摆上谈判桌。孙权经此一败,战线必定收缩,别说长沙和桂阳了,陆口都未必敢驻兵。

    换而言之:长沙和桂阳都不用关羽派兵,本地势力都会惧怕兵祸而改旗易帜的转投刘备。

    反倒是虞翻,博学洽闻,能文能武,能明事,三观正,直言敢谏。

    在孙权眼中,这是个屡屡直言犯上又跟同僚不和的喷子,在刘封眼中,这特么就一三国版魏征啊!

    刘封深知人性。

    哪怕是自己,一样会犯错。

    这身边若没个敢于直言敢谏的,谁知道今后会不会因为骄矜大意而犯下不可挽回的大错?

    更何况。

    刘封身处嫌疑之地,今后难免会遭人非议。

    再加上这次荆州事变,刘封居功至伟,声望已经远远盖过了如今的汉中王世子刘禅。

    不论刘封是否有夺嗣的想法,都会有人推动刘封夺嗣;推动刘封夺嗣的是敌是友,刘封也未必能分得清楚。

    对于野心之辈,效仿“郑伯克段于鄢”个几年或者十几年设计陷害,也不是不可能。

    就连姜维都能被黄皓诬陷后被迫退居陇西种地养兵。

    魏延也死在了杨仪的构陷之下。

    亦有人分析,魏延之死是费祎亲手导演,促使杨仪斩魏延,借蒋琬之手诛杨仪,成功上位。

    不论是真是假,都说明了权斗的残酷和黑暗。

    以及最令刘封警惕的:司马懿诛灭曹爽全族事件。

    虽然都说曹爽蠢,但真处于曹爽的位置,又有几个人能更聪明?

    洛水之誓外加名仕公卿联名作保,这跟糜芳会献城一样离谱。

    刘封不清楚今后会遭遇什么样的危险。

    刘封清楚的是:留一个直言敢谏的虞翻在身边,有利无弊。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