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叔侄释嫌,刘备方面的部署 (第3/3页)
兵还是乌合之众?
刘备则是带着法正、陈到以及两百白毦兵先行前往秭归。
在抵达秭归的时候,秭归的战事已经结束。
由于刘封斩杀韩当夺船渡江,极大的影响了孙权在荆州的布局。
以至于孙权不得不采纳吕蒙的第二次谏言,给陆逊送了便宜行事的手令。
得知江陵有变的陆逊,也果断的放弃了强攻秭归城,而是在夷陵、夷道、佷山三县部署防御,控制江水津口,扼守山关险要。
避免夺船渡江后的刘封伺机入宜都郡偷袭身后。
陆逊可不想步韩当后尘,来荆州是来立功振兴家族的,不是来送死的。
趁着秭归的战事结束,奉刘封军令翻山越岭穿越武陵郡的寇安国,也在刘备抵达的第二日,将战报送到了刘备的手中。
刘备了解到关平引了军中五十余将校和一万水陆步骑在上庸三郡,顿时大喜。
由于成都路远,刘备在成都的精兵悍将难以在短时间内调来荆州,只能让张飞带了校尉军侯十余人到白帝城训练县兵。
如今有了关平在上庸的将士,那简直就是瞌睡来了送枕头,正合心意。
而刘封在荆州的表现,也令刘备心喜不已。
只不过。
目前刘备方面的军情,刘封并不清楚。
汉末没有电子信息,无法得知数百里外的军情。
刘封也没有天眼可以看到,也只能通过现有情报来合理的预测。
关羽仔细想了想刘封的预测,道:“话虽如此,但我等也要有兄长未能及时得到消息的应变方案。
慢则四日,快则一日,陆口的蒋钦等人也会逆水而来,不可不谨慎。”
刘封笑道:“即便父王因事缠身不能及时抵达,最坏的结果也只是与孙权对峙。
反倒是孙权,他应该期盼着父王能早日抵达秭归。
父王来了,双方还能有和谈的可能;父王不来,孙权就得担心北方的曹操会不会也来个渡江奇袭了!”
虽说刘封不知道北方的曹操具体在谋划什么,但刘封可以肯定的是:曹操绝对会在背后使坏。
关羽也明白这个道理。
然而关羽却又有几分不愿:“倘若关某不想和谈呢?”
刘封一愣。
旋即明白了关羽的心情。
在樊城打得好好的,眼看就能拿下樊城北上宛洛了,结果孙权自个儿在合肥占不到便宜,就跑来荆州讨要好处。
刚从樊成撤兵那会儿,关羽是真心想着跟孙权和谈的,那个时候军情紧急,稍有不慎就得全军覆没。
关羽没有不想和谈的资格!
而现在。
关羽已经有了立足之势,那谈与不谈,就不仅仅取决于孙权,还得看关羽是否愿意了。
关羽这是恨孙权断了自己的前程。
难得遇上天时淹了于禁七军,结果大功劳没捞着家却被偷了,哪怕夺回了江陵城关羽都是有罪无功。
要说关羽心底没怨气,那就是在自欺欺人。
断人前程如杀人父母,关羽想刀劈孙权的心都有了。
刘封斟酌了用词,道:“若有可能,小侄也不想和谈。小侄也想直接在江陵城除掉孙权,再灭了宜都的陆逊大军,然后吞了陆口和夏口。
可如此一来,江东诸郡必会被曹操趁机窃取,天下大势,也就再无逆转的机会了。
不过”
刘封话锋一转:“和谈归和谈,吓还是要吓的,吓到孙权主动求和,方能让父王获得最大的利益。”
2024最后一天,祝各位2025年更上一层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