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6章 江陵渐乱,刘封埋的后手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86章 江陵渐乱,刘封埋的后手现 (第3/3页)

时务的俊杰,让傅士仁好好看着糜芳。

    差点将糜芳当场气出脑溢血来。

    每每想到今后的命运以及要受到的羞辱,糜芳心底的窝囊气就多一分。

    “早知如此,我就不应该撕毁刘封的信。”

    一想到当初误以为那封信的目的是来拉拢自己,糜芳就感到一阵脸红和懊恼,假若当初选择了相信刘封,又岂会有今日的遭遇?

    糜芳会献城,除了保命外还有吕蒙许诺的富贵。

    谁曾想吕蒙被刘封算计病危,接替吕蒙主事江陵的朱然又不待见糜芳,让糜芳的日子变得难过。

    糜芳不甘心。

    因此在听到城内的流言后,糜芳心中又起了心思。

    “没想到刘封竟然如此勇猛!不仅击败了全琮还让孙权转攻为守,倘若我能借刘封之力夺回江陵,不仅不用再受到软禁和羞辱,还可以将功补过甚至立下大功。”

    这不安分的心思一起,糜芳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窝囊气。

    看着门口甘心给孙权当忠犬的傅士仁,糜芳咬了咬牙,决定先试探傅士仁的想法再决定要不要拉傅士仁一起反。

    城内有类似想法的也不止糜芳一人。

    如议曹从事王甫同样也嗅到了机会。

    比起被软禁的糜芳,明面上已经归降的王甫能打探到的情报更多。

    譬如意外听到有人议论陆逊迟迟没能攻破秭归惹得孙权大怒。

    譬如廖化给王甫的布团记载了刘封曾去信联络零陵北部尉习珍以及孟达在秭归等。

    情报越多,王甫对荆州局势看得也就更清楚。

    “孙权在江陵有三万大军,竟然会被副军将军打得只敢守城,定是孙权在其他战场的战事不利且城内民心不稳,让孙权不敢再出城与副军将军一战。”

    “若是孙权一直守城,以江陵城的坚固,副军将军再勇猛也难以拿下,一旦粮尽就只能退兵。”

    “自古坚城只有内部才能破,我得设法联络城内义士制造混乱,好助副军将军夺回江陵城。”

    除王甫外,城内暂降以待时机的大小官吏以及军中校官军侯,亦是不少。

    这也是潘濬所担心的。

    故而潘濬才会在刘封到来时劝谏孙权“流言再起,民心不安,需得当心刘封勾结内应夺城。”

    而在城外。

    刘封并未因为孙权采取守势而惊慌。

    在吴兵撤回城后,刘封相继得到了两个情报。

    一个情报是麦城的都督赵累派人送来的,称廖化已经回到了麦城,又送来了廖化的亲笔信,信中记载了部分廖化认为信得过的城内义士名单。

    一个情报是荆山的马玉派人送来的,称潘璋已经在山中迷路,询问刘封是否要趁机灭掉潘璋。

    潘璋这支兵马原本就是刘封故意引诱其分兵偷袭临沮的,这个后手还是刘封在麦城时埋下的。

    本意是想灭了潘璋这支兵马取其衣甲旗号武器备用。

    只是驱兵来江陵途中,刘封也没想到会遇到于禁,更没想到可以从于禁处得到吴兵的衣甲旗号武器。

    紧接着又跟全琮厮杀,短短两日内就生擒了全琮。

    变得太快的战场局势,让刘封暂时无暇去顾及潘璋这支兵马。

    刘封本来都准备传讯马玉放弃灭潘璋的部署,不曾想孙权竟然又将兵马都调回了江陵城。

    这等于是给了刘封分兵去对付潘璋的机会。

    嗅到了机会的刘封,当机立断:一面留下大旗迷惑孙权,且留李平、董恢、寇安国及方月四军侯守大寨,一面亲率李辅、邓贤、田七引了三千精兵往荆山而走。

    若能再擒潘璋,将会再次打击江陵的军心民心。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