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两百一十四章 苦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两百一十四章 苦衷 (第2/3页)

实力虽然不弱,但是经历多次内乱,实力也削弱了不少。

    特别是东汉末年,大汉叛乱四起,汉室几次三番向南匈奴征调骑兵,让他们辅助平叛。

    在平叛的过程中,南匈奴的伤亡也并不小。

    然而,他们的付出,却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正是因为这样,南匈奴部落之中,才有很多人对于夫罗的父亲不满。

    他们认为,匈奴的勇士不应该为了汉室,而白白丧了性命。

    奈何于夫罗一家三口,全部非常亲近汉室。

    所以,当张纯联合乌桓叛乱,于夫罗带兵帮助大汉平叛的时候,立须卜骨都侯才会举兵造反。

    可以说,于夫罗父亲的身亡,与大汉脱不了关系。血淋淋的前车之鉴,于夫罗如何会不吸收教训?

    况且于夫罗被汉室忽悠,被袁绍欺骗以后,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单纯南匈奴王子了。

    至于陈旭所说的,匈奴不准再劫掠并州郡县,于夫罗亦是有苦说不清。

    自从匈奴被汉武帝击败,分裂成为南北匈奴以后,南匈奴对于大汉的畏惧,就已经刻在了骨子里。

    这也是为何,即使大汉已经日薄西山,下令征调匈奴兵平叛的时候,于夫罗父子仍旧不敢违背命令了。

    然而,他们虽然畏惧大汉,但是更畏惧饥饿与死亡。

    南匈奴生活在西河郡长城以北的位置,这里虽然土地肥沃,但是匈奴人却并不擅长耕种。

    每到寒冬季节,草木枯黄之时。

    若是没有储存到足够的粮食,匈奴人不去劫掠的话,就会饿死很多人。

    正是因为这样,惧怕大汉的南匈奴,才经常劫掠大汉边境的各个县城。

    其实不止是南匈奴,身在幽州境内的乌桓人,以及西凉境内的羌人,他们又何尝不是如此?

    大汉以及当地官吏,对于这些胡人,亦是忌惮不已。

    他们经常限制与这些胡人经商,对于粮食、铁器的管制,也是非常严格。

    征调胡人作战之时,大汉往往也是不给这些胡人发饷银,并且总是派他们当做炮灰。

    胡人立下战功以后,大汉只是给他们一些虚衔,或者从战利品中挑选一些无用的东西,发给他们就行了。

    大汉上到公卿,下到普通百姓,他们骨子里对于胡人的歧视,怎么也掩饰不住。

    正是因为这些胡人,一直面临着歧视与压迫。在冬天饥寒交迫的时候,他们才会铤而走险,屡屡四处劫掠。

    其实,这些胡人在心中,对于汉人的生活,全都无比向往。

    想到了部落人口的凋零,以及那些在冬天饿死族人们。于夫罗咬了咬牙,跪在地上将心中的憋屈一一道来。

    一段叙述过后,于夫罗痛哭流涕的说道:“主公,并非于夫罗不愿意答应主公的条件。”

    “但是,我们匈奴的儿郎,素来被天朝的将军所歧视。儿郎们为大汉作战,马革裹尸,却一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正是这样,才使得部落中很多族人不满,屡次发动叛变。”

    “还有,我们匈奴,虽然不是像天朝这样的礼仪之邦,却也并非只知道劫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