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捉奸捉双,一对狗男女 (第2/3页)
个常用字都需要备上几个、甚至几十个,这便是泥活字!之后,便是将这些泥活字按照一篇文章排序,紧接着复刻于纸张上,如此便是印刷!”
——“其三便是报纸,将一些文章、事件,通过泥活字排于纸张上,方便人阅读,上面的文字一定要通俗易懂,便于百姓理解,更要发动天下士人去念给百姓听,如此…报社、报纸便统统形成,一旦报纸推广出去,那整个大汉的舆论,便是咱们太学来做主了。”
陆羽尽可能深入简出的向蔡昭姬去介绍“造纸术”、“印刷术”、“报社”以及“报纸”…
大有一股…要通过这报纸、报社,将太学打造成“官媒”的既视感!
蔡昭姬蕙质兰心,理解起来并不困难…
再加上造纸术蔡伦就曾经做出过底子,她多少也有些了解。
印刷术中的“泥活字”倒是类似于…刀笔吏手中的刀,都是将一些古籍、文章复刻一遍,只不过一个是手工,一个是工具。
至于“报社”、“报纸”,蔡昭姬只是听懂个大概。
“你的意思是?若是姐姐写一篇文章?通过报纸…可以很快的传遍整个大汉?”
蔡昭姬好奇的问道…
陆羽点了点头。“理论上是可以的,这其实…就类似于现在的檄文,昔日曹司空讨伐董卓时发出的讨董檄文,便是由一干刀笔吏誊抄而出!”
“今日…‘泥活字’代替了刀笔吏,而一个个驿站中传递的一封封竹简,也将变为许多张报纸…尽管百姓认识字的不多,可他们看到报纸就会去问,也会有士子为他们解答…如此这般,若然报纸成功的推广出去,远的不说,至少…昭姬姐的一篇文章,十日之内整个中原都能看到!”
噢…
蔡昭姬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总而言之就是…造纸术改良过后,纸就变得不值钱了。
复刻的话也变得更方便了…同样的,因为纸张变轻,运输起来也就更方便,故而…可以很轻松的传遍中原。
这…
尽管心头还是有一万个疑窦,可蔡昭姬也不去细问,羽弟的脑瓜子素来活络,他就是搞出再奇怪十倍的发明,蔡昭姬也一点都不惊讶!
“羽弟想做就去做好了,需要姐姐的地方告诉我就好…”蔡昭姬摸了下羽弟的脑袋…
就像是小时候那样…
尽管如今的羽弟长大了,也变帅了,甚至…更吸引人了,可在她的眼里,还是那个相依为命的弟弟,永远都不会改变。
“好…”
陆羽点了点头,正准备更深入的与昭姬姐探讨一下。
就在这时。
“告诉陆司徒,呼…就说…就说…司马仲达…冀州急报…”
一道气喘吁吁的女声在司徒府门外响起。
因为声调颇为出众,陆羽的耳朵又格外尖锐,倒是听到了一些。
这不是…
司马仲达的夫人张春华的声音么?
这两口子不是去…冀州邺城了么?怎么…张春华回来了?
带着这样的疑问。
陆羽抬头望向窗外…
而门外龙骁营甲士的脚步声已经响起:
“报…”
“直接带进来吧…”不等龙骁的甲士回话,陆羽当即吩咐。
不多时…
张春华步入此间,她整个人看起来极其疲惫,满是倦容的面颊上煞白如纸,两日疾驰,她跑死了三匹马,眼睛都没有阖上一下,这才加急赶回。
陆羽下意识的眉头一凝,担心是出了什么大事儿。
可…他又想不通。
袁绍与颜良不是都从邺城出征了么?还能有什么大事儿?总不至于是…
“给张姑娘取杯茶水来。”
陆羽吩咐道…
张春华却是摆了摆手,紧接着从后背上取过一封竹简递给了陆羽。“仲达…让…让我将这檄文交给陆总长,他说…这檄文…这檄文能抵得上十万大军,陆总长需早有准备。”
唔…
檄文?
陈琳的讨贼檄文?
陆羽眼珠子一转,下意识想到的便是这个。
他从张春华手中接过竹简,紧接着缓缓伸开,第一段的文字跃然眼前——“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
看到这儿…
陆羽不由得“吧唧”了一下嘴巴…
这么灵性的檄文…可并不多见哪?
除了那位“笔墨纸砚,皆兵器者”的陈琳、陈大才子那《讨贼檄文》外,还能是什么?
下意识的,陆羽竟想到了两句…“三国杀”中陈琳的台词。
——将军德才兼备,大汉之栋梁也!
——汝窃国奸贼,人人得而诛之!
这家伙,喷一个人,能把一个人喷的声名狼藉,猪狗不如,赞一个人,也能把一个人赞美到天下闻名!
呼…
陆羽轻呼口气…
大致的扫了一遍…
这《讨贼檄文》比起他记忆中的那封…有一些微小的改变。
其中…最夸张的当属老曹挟持昭姬姐,还要强娶昭姬姐,借此…逼迫陆羽效力,这点很离谱啊…
老曹真要敢这么干,不用别人,这“曹”,陆羽就抗定了!
“昭姬姐,你瞅瞅…”陆羽直接把这檄文递给了蔡昭姬。“仲达说陈琳的这封《讨贼檄文》抵得上十万大军,昭姬姐不妨品一品!”
唔…
蔡昭姬微微一怔,旋即接过,她的心头难免生出一丝疑窦,区区笔墨就能比得上十万大军么?
带着这样的好奇…
蔡昭姬迅速翻开,这不翻开还好…一翻开之下,究是一贯淡定的蔡昭姬竟也眼眸睁大,皓齿微微的张开,一副被惊讶到了样子!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陈琳这种当世大才子的文章,其中用词的犀利,暗藏的杀机,也唯独天下第一才女的蔡昭姬能够看懂、看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