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与母永别 (第2/3页)
丽比花娇。
他喜悦十分,轻将她搂入身怀,抚其乌发,惬意而安。
终究,这场劫没能让她幸免。
晚春五月,一日雨天朝晨,她起了早早,在国府小厨房忙活,由着嬷嬷教导,她捋起衣袖,在搁板上揉面摊平,在其中加些事先炕好的肉沫和蔬菜,再下锅煎熟。
随意撩了额头散下的发丝,浅笑着,口中念念有词:「姐姐喜欢吃胡饼,好不容易这几日她肯张口吃些东西,便给她多做些!」
一旁的嬷嬷点头称好,教她将煎制的金灿灿的胡饼盛出,再拿了食盒盛了其他几个小菜。
她喜悦的提走,与嬷嬷道谢,随后便听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是莫樱失了魂魄般站在她面前,眸中满红,清泪纵横交错。
当她看到莫樱那一刻,脑袋一空,万念俱灰,一身空躯被侍女架着去了乌古论家。
天德二年五月戊子日,生她养她爱她十余年的慈母,以疾薨世,年仅三十二岁,那双一望便让人舒心明朗的明眸永远的闭上了,暖堂里再也听不到她那鹂簧百啭。
她走的很安详,穿了一身整整齐齐的衣衫,是那袭青袖碧裙,碧裙是一展褶裙,未盘发的妆束似是她做姑娘时的样子,手旁放着清雅穿过的小粉裙,手中捏着一如意玉佩。
清雅又想起了多年前,母亲在小轩窗梳妆时曾对她说的话,那时她很小。
(「清雅,这身碧色的衣裳好不好看?这是我做姑娘时初次见你爹爹时穿的,你爹爹说,我穿碧色最好看!」)
那时不懂事,只顾着拍手叫漂亮。直到她今日看了母亲的遗容,她才明白,她是有多向望那时的爱情,又多想回到最初。
「一枕黄粱梦,姐姐,终是没能走出来!」
当完颜雍下朝回时,便听了这噩耗,执伞前来时,他见了清雅一人独坐在雨下的青石,口中啃食着她为母亲做的胡饼,国妃铭璇在不远处站立,陪着她一同迎接这大雨滂沱。
她徒手将胡饼塞入口中,囫囵吞枣般伴着雨水入口,咀嚼几下,便将胡饼吞下,狼狈的再拿了一块出来,又疯了般塞进口中。
彼时五月晚春,万紫千红,满园簧竹郁郁葱葱。山河大地皆美哉,万物皆是更新之象,她却只能坐于大雨中将泪流干。
完颜雍的伞披落在地,他上前来,一双宽厚臂膀将她环住,未曾说什么话,只愿静静的搂着她。
他低头望她红肿的双眼,骤然回想起当年父亲早逝的情形,他那时只有十二岁。一场厄运带走了英年的父亲,也随之迫使母亲遁入佛门,从此世俗,便只有他一人独行。譬如现在怀中的她,与母长辞,阴阳相隔,那个似有若无的父亲,她也不会再唤他了。
想到这些,完颜雍的双眼也渐渐湿润了起来,对这两个长伴他左右的女人愈发愧疚,抬手招了铭璇过来,将她两人搂住。
七天七夜的披麻戴孝,灵前恸哭,清雅清醒了许多,回到国府便安静的坐在了围子榻上。随后便望着高女官带领了一队祗候人进来,端了许多小孩的衣服和鞋袜,还有被母亲改小的粉裙和那玫如意祥纹玉佩。
高氏揖首,面目憔悴道:「姑娘,这是主母生前给您留的!」
她点点头表示明白,便招手人赐座。
高氏拿起玉佩呈上道:「姑娘,这是主母之物,臣想着必要交给您的。」
她接过玉佩,仔细端详着上面的纹路,在系着流苏的接口处,刻了一「瑶」字,她总觉着这玫玉佩似曾相识,便拼命思考着。
「这玫玉佩,我很少看姐姐拿出来,并且我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