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游学天下 第251章 士族徒附 (第2/3页)
吴咏跟前,年长的率先开口介绍说:“我乃是长社钟繇,身边这位是颍阴荀攸。”说着,他便躬身拜道:“天子侍读吴咏的大名,我俩敬佩已久,今日得见,三生有幸矣。”吴咏愣了一下,看着面前两位稚嫩的少年,实在不能将他们与后世鼎鼎大名的钟繇和荀攸相提并论。
钟繇被后世尊为
“楷书鼻祖”,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王羲之等后世书法家都曾经潜心钻研学习钟繇书法。
与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并称为
“钟王”。熟读《三国志》的人都知道,荀攸被称为曹操的
“谋主”,擅长灵活多变的克敌战术和军事策略。吴咏不确定后世知名的二人,是否就是面前二人。
但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对方既然有意结交,吴咏也没有驱赶的意思,于是谦虚说:“些许名声,不足挂齿。”钟繇笑道:“以前听闻,我等也会认为吴侍读的名声有夸大的嫌疑!今日得见吴侍读竟然为了一个不相识的贫寒百姓而伸出援手,这才相信传言都是真的。”吴咏叹息说:“唉,碰巧而已,像这样的贫苦百姓,天下何其多也。我等士族皆是衣食无忧,而民贫寒者鬻妻卖子,我身为天子侍读,得天子看重,不能为民解贫寒,空负国恩、负此俸食,实在是惭愧之极,如坐针毡。”钟繇对他这话不以为然,心道:“这吴侍读未免太过宽仁了,所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吾等士人,岂能与黔首相比?”一旁的荀攸虽然年纪小,却是十分赞同吴咏的话。
“吴侍读心怀天下百姓,实乃我等士族楷模。”钟繇跟荀攸好友,知道荀攸从小失去父母,有这种同情百姓的心理,当下虽对他说的话不以为然,却不出口反驳。
而是对吴咏笑道:“孔子云:‘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如吴侍读者,可谓欲仁而仁至了。”这话让吴咏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于是一笑置之。
三人在这边说笑,那边的陈管事却是如坐针毡。他虽然不知道吴咏,但是却对荀攸和钟繇十分熟悉,这两人就是自家主君都不敢轻易招惹。
那看起来客客气气的吴咏,甚至连荀攸和钟繇都十分仰慕。岂是他一个家仆可以随意拿捏的。
想到这,他不禁冷汗直冒,还好刚才没有做过分事情,不然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于是他满脸笑意走过来,又将刚才吴咏给他的两吊钱重新交还给吴咏。
“这位贵人,刚才是小人有眼不识泰山,你别跟小人一般见识,这些钱,您还是收回去吧。”吴咏一愣,随即笑道:“送出去的东西,岂有收回之礼。”说着,他看了那黝黑男子一眼,又开口说:“你若是觉得心有不安,以后就多照顾一下那些交不上租税的人家。”陈管事见状,连连保证道:“贵人尽管放心,小人今后一定照办。”等他回到人群,也不知他和那些百姓说了什么,个个都是面带喜色,激动不已,连那黝黑男子也是不停拱手拜谢。
吴咏对此总算松了口气,不是他不想处理这陈管事,而是不能。东汉是士族的天下,除了皇族,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