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三 游学天下 第233章 冀州刺史刘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卷三 游学天下 第233章 冀州刺史刘焉 (第2/3页)

不用说开国的刘秀,阿附之法正是此种情况下颁布。

    此后的史书也不少打击诸王事件。除了打击近支诸王外,他们在经济上还是挺照顾他们的,分封食邑,诸王兄弟封侯等措施。

    由于

    “萝卜加大棒式”的政策,东汉诸王基本上也就成了吃喝玩乐的主。至于西汉的远支宗室,东汉政府主要以赏赐为主,但他们爵位的保障自然比近支宗室弱许多,被剥夺侯爵也是十分正常。

    那么又有人要问了,为什么血缘关系疏远,东汉仍然保障他们地位的呢?

    那是因为尽管西汉时期多次打击诸王,汉武帝的

    “推恩令”让诸王势力大削,但他们几代于同一个地方居住,已形成以宗族聚集方式,对地方影响非常大,东汉建立过程已是证明。

    因此,东汉的朝廷也不能放任这些远支宗室不管不顾。不过东汉初期这群人只能担任地方官吏,刘备等人祖辈便是例子。

    但汉桓帝之后又发生了变化,远支宗族可以担任中央大员,刘焉等人是此类的例子。

    众所周知东汉选官制度仍沿袭西汉建立的察举制,这就使得一些世家大族逐渐垄断朝廷的官员选拔。

    刘焉等人便是利用这一机制参与东汉朝廷的管理,从而在乱世来临的时候,割据一方。

    总结一句话,东汉政府对近支宗室限制严苛,但对远支宗室管理宽松。

    这便是东汉末年众多刘氏割据势力,除刘虞外,其他几乎都是西汉皇族后裔。

    当然,现在的刘焉还没有那么大的野心,对于渤海王阴谋篡位一事,也是秉持中立的态度。

    在朝廷使者没有到来之前,刘焉并没有苛待刘悝及他的家人。甚至在吴咏到来后,他还亲自将渤海王刘悝请了过来,三人在一起商量对策。

    吴咏在接到会稽太守尹端的传信后,便马不停歇感到这里。虽然渤海国的治所南皮距离洛阳有一千六百里,而会稽郡距离南皮两千两百里,吴咏还是先朝廷使者一步来到渤海国。

    南皮的渤海王府自从被士卒围困后,刘悝就一直处于消息闭塞的状态。

    起初他看到吴咏,在听到吴咏乃是天子侍读的身份后,还不停冷笑,出言讥讽道:“哼,朝廷派这么一个黄口小儿,来审讯我这个渤海王,是不是太儿戏了!难道满朝诸公就找不出一个像样的人了吗?”刘焉担心刘悝惹怒吴咏,便率先出声打圆场道:“王兄,这位吴侍读是专门来帮你度过此劫的。”

    “帮我?”刘悝看了吴咏一眼,随即嗤笑道:“吾乃桓帝的亲兄弟,就是当今天子来了,还得喊我一声皇叔,何人敢来我渤海国放肆,定叫他有来无回。”吴咏犹如看智障一样,看着刘悝。

    只见他身着紫色锦服,身材有些肥胖,或许是锦衣玉食惯了,也或许从来没经历过挫折,如今三十多岁的人了,还如此幼稚,说话是完全不过脑子。

    吴咏摇摇头,也懒得再与这人废话,于是对刘焉说道:“刘刺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