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游学天下 第229章 好义轻财的朱儁 (第3/3页)
拱手道:“见过太守大人。”
“公伟来了啊!我给你介绍一下。”尹端笑着引荐道:“这位是当今的天子侍读吴咏以及他的幕僚岑晟。”言罢,尹端又对吴咏引荐道:“吴侍读,这位是朱儁,本郡的主薄,我的得力助手。”朱儁?
那不是三国演义中平定黄巾之乱的一个领兵统帅么?是一个与董卓、皇甫嵩齐名的名将呀!
原来这个大佬是会稽郡人,还曾是尹端的下属?于是吴咏笑着开口道:“尹大人的这位主薄,气度非凡,将来的成就定然不可估量。”朱儁则是不卑不亢道:“下官朱儁见过两位贵人。”尹端点点头,笑着解释说:“我与吴侍读一见如故,还有许多事情要谈,又恐冷落他的幕僚,听说岑晟以前是南阳的功曹出身,便想着将你招来相陪。”说着,便招呼朱儁上桌,
“你也坐下吧,不必拘束。”
“是,大人。”朱儁回应一声,便坐到岑晟旁边。
“上菜!”随着尹端一声吩咐,宴席也随之开始。觥筹交错间,众人相谈甚欢。
席间,吴咏又顺带问了朱儁的家世背景。朱儁也没有隐瞒,一五一十地回答。
原来朱儁是会稽郡上虞县人,出身于寒门。少年时父亲就去世了,他的母亲曾经以贩买缯帛为家业。
虽然他是被士人瞧不起的商人之后,但朱儁从小不凡,以孝养母亲而远近闻名。
长大后,朱儁为人又好义轻财,所以乡里人都很敬重他。由于特殊的生活环境,造就了朱儁这种奇怪的性格,说的好听叫
“轻财好义”,说的不好听就是好面子外加大手大脚。有一次,与朱儁同县的士人周规在之前受征辟时曾向公府借钱百万以整饰衣冠。
后来周规因为家贫而不能偿还。朱儁得知此事后,就用母亲的缯帛去为周规还债。
他的母亲得知此事后,十分愤恨,怪责他太败家,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
朱儁却以先贫后富的道理安慰母亲,平息了母亲的怒气。当时的上虞县县长度尚听闻此事后,看出朱儁是一个人才,就将其推荐给了会稽郡太守韦毅。
于是,朱儁开始在郡中任职。等尹端接任太守之职后,也十分欣赏朱儁,就提拔任用他为会稽郡主薄。
通常来说,一郡主官由朝廷任命,而辅佐太守执政的郡主薄,大多是由太守招募本地世家豪强的子弟出任。
如此,郡太守才能借用本地豪强的力量。尹端用一个寒门子弟担任郡主薄,不免又得罪了那些世家豪强。
所以那些豪强暗中作梗使坏。朱儁则没有辜负尹端的这份信任,做事十分认真,让人挑不出错来。
吴咏也没想到,作为后世有名的汉末名将朱儁,早年的时候会有如此经历。
于是笑着对朱儁道:“今日相聚便是有缘,以后遇到什么难解决的事,可到洛阳鬲候府留下书信。”席间,经过尹端不断吹捧,朱儁也知道了吴咏心系天下的壮举,心中也是十分佩服,当即也拍着胸脯保证道:“以后吴侍读但有吩咐,某赴汤蹈火,在所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