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蔡氏与袁氏 (第2/3页)
得早晚家破人亡!
所以当蔡质听闻蔡邕被司空府征召为掾属时,立刻就发起了今日的家族议事。
此时蔡质坐在上首主位,苦口婆心地对蔡邕劝道:“叔父知道你覃思典籍,蕴椟六经,安贫乐贱,与世无营的志趣,但你不为自己着想,也得为你那一子一女以后做些打算吧,总不能让你的儿子也像你一样安贫乐贱吧,就算你儿子做到你这样,你也不想你的女儿因为嫁妆简陋而被夫家看不起吧。”蔡邕听罢,皱着眉头思索一阵,最终还是摇头道:“儿孙自有儿孙福,如今我年事已高,就算答应朝廷的征辟,又能做出怎样的成绩呢。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侄儿没在官场做过事,到时只怕会弄巧成拙。非但不能做出贡献,反而连累族人。”蔡质和儿子蔡睦及侄子蔡谷各对视一眼,两人顿时明白其中的意思。
只见蔡睦呵呵笑道:“兄长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兄长如今闻名于陈郡,太守大人几次征辟,皆是看重兄长的品学。现在更是连司空府也发来征召令,可见兄长的才学在洛阳也是有名之人。兄长一直潜心治学,岂不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洛阳太学闻名天下,更是天下学子聚集之地,兄长既有教授学生之意,何不去洛阳走一趟,见识一下天下的才俊。”说到这里,他看了一眼若有所思的蔡邕,又继续开口道:“愚弟听闻当今天子亲自点名征召了一个十二岁的稚童为天子侍读,这人名叫吴咏,据说是整个天下人都称赞的神童,不仅诗才无双,而且听说还神游过太虚,在太虚中曾听到仙人教授经学,甚至还默写出二篇半《尚书》佚文,连当今的五经十四博士,都亲自为其作序,想亲自收其为学生而不得。”蔡邕听完,有些心动了,他酷爱收藏书籍,《尚书》佚文对他的吸引力不可谓不大。
尤其是他还听说,如今的太学院有一种刊印仙法,可以将数百卷《尚书》书简刊印成薄薄一册。
这种书册他还有幸在圉县一位蔡氏富人家里看到过一次,当时他看过之后,十分震撼,喜欢得不得了,简直到了爱不释手的地步。
本来那位蔡氏富人想送与他,但是当他听到这册书籍是富人花费数万钱,还托关系找人才得到的,蔡邕便息了心思。
所谓君子不夺人所爱,他若是接受了如此贵重的礼物,将来还不知如何偿还此等大义。
但是他是真的想要这册书籍,如今听到蔡睦的话,心中顿时升起一股冲动,不过转念一想,又有些泄气,自己的家财可支撑不起这样的折腾。
这时蔡谷突然开口道:“听闻这次兄长能被司空府征召,谏议大夫袁滂出了不少力,为此他还特意去求了汝南袁氏的袁逢,兄长可勿要辜负舅父大人的一片心意。”说着,他又叹气道:“伯父去世得早,伯母也是忧劳成疾而过世,她老人家在世时,时常担心兄长一家的生活。就是病逝前夕还记挂着兄长今后的生活,更是拜托舅父大人对兄长日后给予关照。伯母此举,当真是令我等汗颜啊!这次谏议大夫袁滂为兄长争取到如此机会,若是白白放弃,只怕伯母泉下有知,也会对兄长有怨言吧!”说到这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