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三方势力 (第2/3页)
特错了。太学生们的出身大多不太好,大都是凭借才学进来的,他们最厌恶就是以势压人,就是专断朝政近二十年之久的大奸臣梁冀,面对太学生,也是小心翼翼,不敢太过触怒他们。
就是两次党锢之祸,太学生们都有参与,朝廷也是安抚,并没有处罚太多人。
吴咏扫视一圈,见他们的穿着打扮都是官身,估摸着今日能被博士牟御带来,肯定都是通过朝廷的设科射策,劝以官禄的人。
设科射策,是汉代太学的考试方法。相当于后世的抽签考试。学官将疑难问题书于简策,据问题的大小,分为甲科和乙科。
将简策并列排放,覆盖试题。考生随意择取其中一策,解答策中所书的问题。
学官据以评定成绩。汉平帝时,王莽将甲乙二科改为甲乙丙三科:甲科四十人,授郎中;乙科二十人,授太子舍人;丙科四十人,补文学掌故。
东汉初年,复甲乙二科之制。本初元年,岁满课试,无甲乙科之分,以高等五人补郎中,次五人补太子舍人。
其后屡有变更。桓帝永寿二年,改革课试之法,采用\"两岁一试\",废止录取名额限制,以通经的多少,定等第高下,并据此分别授官,其后一直延续到现在。
察举制被地方豪门大族垄断之后,太学院的设科射策算是寒门子弟进身朝廷官场的重要通道。
一瞬间就想了这么多,吴咏也不敢怠慢,急忙将他们请进府内,之后更是领着他们一起来到宴客大厅。
本来高谈阔论的官员们,看到牟御到来,顿时止住话题,纷纷站起身来,以示尊敬。
就连太尉闻人袭、司空刘嚣和司徒许训这时听到动静,也急忙从侧室走出来,迎接牟御。
博士秩卑而职尊,于教授弟子外,或出使,或议政,往往是担当国家大事,他们的影响力是任何人都不可小觑的。
朱泚作为这次筵席的主人,也没想到今日会有五经博士到来。好在他反应也是迅速,慌忙将牟御请进侧室,又吩咐吴咏好生安排这些跟随而来的太学生。
牟御进入侧厅,对着司空刘嚣就是一顿训斥。
“堂堂临湘侯的后代,竟然靠着谄媚宦官当上三公,真是丢尽初代长沙王和临湘侯的颜面。同为汉室宗亲,比起刘矩和刘宠来,你刘嚣差得不是一点半点!”刘矩,沛国萧人;刘宠,东莱人,两人都是汉室宗亲,但才学过人,不畏权贵,都是凭借自身的努力当上太尉。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东汉的藩王政策。光武帝起家时,势力微弱,于是便与西汉宗室真定王达成联姻同盟,还娶了真定王侄女郭圣通。
此外刘秀也看到其他宗室远支势力的强大,他即位的第二年曾下诏:“惟宗室列侯为王莽所废,先灵无所依归,朕甚愍之。其并复故国。若侯身已殁,属所上其子孙见名尚书,封拜。”刘秀如此之举便是拉拢有实力的宗室,随着天下趋于太平,光武帝建元十三年又下诏,
“长沙王兴、真定王得、河间王邵、中山王茂,皆袭爵为王,不应经义。其以兴为临湘侯,得为真定侯,邵为乐成侯,茂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