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风起南阳 第79章 教陈王养生 (第2/3页)
等吴咏回答,刘承拍了自己脑袋,说道:“哎呀,这怎么说流民问题,又扯到吴小子身上了。”
接着又对陈球说道:“伯真既然决心救助流民,本王就不给你添乱了,这传言一事就当本王没提!不过本王丑话先说在前头,若是陈国有流民到来,本王可是会派人将这些流民送到宛城来哦。”
陈球顿时苦着脸,“王爷这是非要跟下官的宛城过不去啊!”
刘承哈哈一笑,“本王也不会让你这个太守太难做。本王可以承诺,只要这些流民学会做面食,就立刻接回陈国,并且来回所需的粮食,都由本王来出。
另外本王还承诺你,这些学会做面食的流民,本王还可以推荐他们去其他郡国,这样就能免去伯真的后顾之忧,不知可否满意。”
陈球听后,大喜过望。他一直担心后续流民过多,无法安置到南阳郡的各城池中去。如今既然有陈王的承诺,这流民的出路就有着落了。他也可以卸下心理负担,放手一搏了。
当下就屈身拜道:“下官替这些流民感谢王爷的仁慈。”
刘承伸手将他扶起,两人又交谈一会,陈球便跟刘承提出告退,准备去外面跟权贵士绅商议豆食和猪宴换粮食一事。
刘承这边还急着要吴咏给他写养生守则呢,便将吴咏喊着一起,借陈球的书房一用。
等到了书房,吴咏这才想起,他还不会写时下的汉字呢!为了不出丑,只能跟刘承实话实说。
“你竟然不会写字?难道没去过蒙学吗?”刘承也是惊讶了,他一直觉得吴咏无所不会,竟没想到他不会写字!
时下朝廷的政策是‘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蒙学是乡里必有的,不仅涉及到官员的政绩,也涉及到百姓的教化。
一般到吴咏这个年纪的儿童,无论男女差不多都会读书写字了。
这已经不知是第多少人对他说上蒙学的问题了,吴咏心里暗下决心,等这几天忙完,一定要去蒙学读书,不然总是被人说道,别提多闹心了。
心里这样想着,口上却解释道:“不瞒王爷,小子二岁时就开始神游太虚,直到前不久醒来。这些年身体一直处于懵懵懂懂状态,无法蒙学。”
刘承听后,叹道:“真是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
当下就信了吴咏的解释,喊来随身的侍从,让他来执笔,由吴咏述说。
吴咏思考一会,就将后世他在网上看到那些烂大街的养生知识,一股脑的都说出来。
侍从记录一片竹简,刘承也不等墨迹干透,就迫不及待地拿起来观看。
“养生不止是延年益寿,也是对天道、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领悟。”
“养生先养心!与人为善,与自然为善。这样你的心灵才会平静,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每日正午是身体活动的一个低潮期,可以适当休憩一会,保证接下的充沛精力。”
“每餐要营养搭配,蔬菜、豆食、肉食、主食要均衡搭配,不宜暴饮暴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