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风起南阳 第71章 落魄士族 (第3/3页)
道说些什么,卓文宣说的也是事实,别说五姓家主那边,就是复望里中不同姓之间也是常有矛盾发生。
当下众人也不说话,都在回忆感叹五姓家族的兴衰过程。
像李氏家族,先祖李通以平民之身倡导起事,帮助光武帝成就帝业,后来娶了光武帝的小妹宁平长公主刘伯姬为妻,备受恩宠,李氏家族一时荣耀至极,然而时过境迁,百十年过去,现如今李氏除了一个固始候的爵位,昔日风光都已不在,甚至传言现任家主李黄经常克扣家仆的口粮,补贴家族日常开支。
如吴家家族,先祖吴汉,出身寒微,起家亭长,后率众归顺萧王刘秀,又忠心支持光武帝刘秀称帝,为东汉建立立下汗马功劳,曾经一门五侯爵,荣耀一时。然而现在吴氏家族除了一个平春候的爵位,族人的生活大多与庶民无异,就连家主吴盱平日里也是过得紧巴巴的。
还有朱家家族,先祖朱佑自幼与光武帝刘秀相识,两人关系极好,自刘秀起兵就一直跟随左右,多次受到光武帝的赏赐,恩宠有加。然时移世易,到了第三代子孙因参与皇家的巫蛊事件所牵连,被免为庶人,还是后来邓太后念及先祖恩情,续封后人为鬲侯,至此朱家才算是没有继续没落下去,但也让朱氏元气大伤,一度成为五姓之中垫底的存在。
再则是任家家族,先祖任光原为宛城小吏,在光武帝之兄刘演攻破宛城后,投降汉军,后多次献计光武帝刘秀,为东汉的建立做出卓越贡献,列土封疆,何等荣耀。然三代之后,家族衰落,现如今任氏家族只有北乡侯这个爵位,俸禄食邑还不够侯府的日常开销,更不要提接济族人了。
最后是卓家家族,先祖卓茂因才学而受到光武帝重用,就任东汉第一任太傅,对东汉初的社会稳定有突出贡献。后因才学而被封侯,及至去世,光武帝身着丧服送葬,何等荣光。然卓氏族人大多淡薄名利,三代之后,去爵罢官,现如今卓氏家族已与庶民百姓无异,有雄心壮志的族人,第一目标就是复爵。
吴咏有些懵,怎么说着说着,卓文宣三人就一脸的颓废。
他哪里知道,造成这一切的原因都是因为士族的崛起,冲击到了皇权,受到了来自皇权的打压,这才是造成五姓家族衰落的原因。
因为士族与皇权相互对立,士族不仅在中央抱团以对抗皇帝的权威,还在地方与朝廷争夺权力。
主要表现有在经济上,士族拥有越来越广阔的土地,导致百姓无田可耕,收不到更多的赋税;
在政治上,士族通过察举、征辟等手段进入了政治领域,垄断了朝廷官员,成为累世公卿,把控朝廷。
在文化上,地方教育也被这些士族垄断,形成了累世经学,导致庶民百姓无上升渠道。
就像汝南袁氏为什么可以做到四世三公的程度?
正是因为他们是士族,通过察举制度举荐了大量的官员,这些官员和袁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就是皇帝也不敢轻易得罪袁氏。
因此,士族的发展壮大对东汉的皇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受到皇权打击是在所难免。
古语有云:“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
意思是如果把服器与爵位假手他人,这就是把政权给了别人,离亡国就不远了。
正是皇帝意识到这些,近些年才重用宦官打压士族。
也不知过了多久,朱里典率先打破沉默。
“近些年,咱们这些落魄士族的日子越发不好过了,桓帝时期重用宦官,打击士族,大族倒是没有受到影响,咱们这些落魄士族就遭殃了,被各种针对,现在朝廷还是宦官把持,我等何时才有出头之日。”
卓文宣这时也苦笑道:“哎,这当皇帝也不想想,若是没有咱们这些士族的支持,这天下如何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