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风起南阳 第5章 苏醒 (第2/3页)
。
来到堂屋,两人分主宾在矮塌上跪坐着,李氏在两人面前的高案分别摆上点心就退回了东屋。
张品济率先开口道:“不曾想吴贤侄的梦中之法当真有奇效,若无意外,凭借这十年神游太虚的经历,吴贤侄日后定当扬名宇内,届时卓贤弟的救助之名也必成为一桩美谈。”
“品济兄过誉了,詠儿现在还小,往后的日子还长呢,愚弟只求他日后身强体健,子孙满堂,这才不辜负文广兄的托付。”
卓文宣对于吴咏的经历也很惊讶,但作为长辈,他更在意的是吴咏以后的规划。很多早慧的人,大多都泯然众人矣。
“哎,只是可惜文广贤弟去世过早,不能亲眼看到自己儿子成名啊。”
“品济兄所言甚是,不曾想当年京师一别,与文广兄竟天人永隔,遥想当年吾三人于太学院彻夜促膝而谈的时光,恍如昨日。”
两人谈到太学院的日常,不由自主地就谈到朝堂纷争和两次党锢之祸,忍不住怒骂宦官弄国权,愚弄太后幼主,浊乱海内,同时惋惜前太尉陈蕃不畏强御却落得身死族灭,悲愤前大将军窦武失于不密而祸及子孙,以至于凶竖得志,士大夫皆丧其气而致仕……
两人忘情谈论国事,浑然没有顾及到从东屋走出来透气的吴咏。
吴咏实在受不了祖母的热情,找了个借口,出了东屋。正好路过堂屋时听到两人的谈话。
他也没打扰两人,站在一旁,听他们谈论时事,正好方便自己了解所处的时代。
汉末大将军窦武,吴咏是知道的。他的事迹告诫后人:不可与女人共谋大事!自己就是没听这句劝,导致身死的。
从两人谈话中,吴咏可以确定自己就是身处东汉末年的灵帝时代,后世对他评价可都不怎么好,卖官鬻爵、大兴土木、穷兵黩武、苛捐杂税、贪图享乐等等,直接把传承几百年的大一统汉王朝玩没了,造成三国两晋南北朝近四百年混乱,人口更是直线下降,从184年黄巾起义前的5900万人口,到280年吴国投降,三国统一的晋朝980万人口,死亡人口五千万,十人中只有一两人能苟存。
现在是170年,据黄巾起义还有14年,那时自己才26岁,正当青春年华,这是一个不小心就要挂了的节奏啊,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