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章 武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九十章 武昌 (第3/3页)

生为主,水平良莠不齐,保不准刘东福真的能从中脱颖而出获得参加乡试的名额。

    监生的来源本来比较严肃,不过明中期以后朝廷允许百姓通过捐献财物获得监生的身份,这种监生名叫“例监”,同时也被称为“捐监”。

    由于捐监的监生是通过钱财获得的监生的身份,故而在所有监生中排名最低,最为外界所看不起。

    捐监的监生绝大多数都是有钱人家的子弟,但也有普通人家砸锅卖铁以获得监生的身份,因此以刘东福的能力保不准能冲击一个录科的名额,再怎么说他也通过了县试,而那些捐监的人大多数都是不学无术之辈,这就给了刘东福一个机会。

    实际上,像这种无法通过童试获取功名的人通过捐监来得到乡试机会,最后中举的人在历史上也为数不少,可谓是“曲线救国”。

    “李兄,这篇文章是你做的?”刘东福打开那张宣纸看了看后脸上随之浮现出惊讶的神色,颇为诧异地望向了李宏宇。

    不得不说,李宏宇所做的这篇八股文破题独到,承题精妙,通体流畅一气呵成,可谓是一篇上乘的佳作,虽然他才学有限但这点儿眼力劲还是有的。

    “希望能帮得上东福兄。”李宏宇的嘴角挂着一丝淡淡的笑意,不动声色地回答,如果刘东福真的因为这篇文章中举的话,那么以后肯定会死心塌地地跟着他。

    值得一提的是,科举考试中不少人都事先请人代写了几篇文章备用,一旦哪篇文章与考题相近就用哪篇,这种投机取巧的方法可谓科举考试中最常用的作弊方式。

    所以,有些通过科举做官的人其实并没有什么才华,只不过是抓住了“机遇”罢了。

    “李兄大恩在下铭记在心!”刘东福闻言心中顿时一阵感动,郑重其事地向李宏宇拱手说道,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东福兄言重了,咱们是同窗能帮衬的话我自然要帮衬了。”李宏宇笑了起来,举起手里的酒杯说道,“来,喝酒。”

    刘东福也跟着笑了,正如刘有财所说的那样他是遇上了贵人,否则这辈子都别想翻身了。

    与此同时,福祥号武昌分号。

    “这是怎么回事?账面上为何有如此大的亏空!”一个房间里,赵欣晃着手里的几本账,面无表情地望着面前立着的一个中年人,这个中年人就是武昌分号的大掌柜杨兴。

    “少东家,去年总号接连插手我们分号的事,所做的几笔生意都赔了钱,故而产生了这些亏空。”杨兴苦笑了一声,向赵欣说道。

    “总号?”赵欣闻言顿时微微一怔,显得颇为意外,按理说总号通常不会轻易插手分号的案子,像这种数次介入分号生意的事非常少见。

    “少东家,我觉得他们这是冲着东家来的,想要趁机把我们都给铲除了。”杨兴沉吟了一下,开口回道,他口中的东家自然指的是赵欣的老爹赵德义了,因此他很显然是赵德义的人。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