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 狼来了的故事 (第2/3页)
如果不是个人无法在草原上活下去,而且自己的妻儿老小,乃至所有的财产,都在部落的控制下,早就选择逃跑了。
即便没有逃跑,现在所有人想的也不是如何去击杀温良,而是如何不成为下一个被射杀的目标。
此时的温良,却是越射越有感觉。
因为当他默念起六甲全文的时候,发现自己好像可以冥冥中感觉到这些骑兵的下一步躲闪方向。
这进一步加大了鲜卑骑兵的恐惧。
在这之前,为了增加自己的命中率,温良一般是射击骑兵的躯干部位。
鲜卑人,最多是牛皮羊皮制作的皮甲,面对温良的强弓,并不能起到足够的防御效果。
在可以预知骑兵的动向之后,温良瞄准的是骑兵的手腕或脚踝这类的目标。
相比较之前,中箭的鲜卑骑兵大多直接栽下马匹不同,手腕或脚踝中箭的骑兵,虽然丧失了作战能力,但却仍旧能强忍着疼痛,骑在马上。
相比较栽下马的骑兵,这种跟着大部队的伤兵,对于其他骑兵的刺激更大。
人总是更容易被与众不同的东西吸引注意力。
越不想去看那些受伤的骑兵,就越忍不住要看一眼。
看了之后就开始想,万一自己也落得这样的下场会如何?
死了之后,妻儿跟了别人倒也罢了。
(那时候的游牧民族习俗是,男人死了,女人会立刻找另一个男人,甚至如果孩子成年的话就跟着自己的孩子,一个老万不太能理解的风俗……)
如果活着,却养不活妻儿老小,那或许是更大的折磨。
又因为温良一直瞄准的都是呼延蛮吉身边的骑兵。
结果就是,渐渐地,呼延蛮吉身边的骑兵,都生出了一个想法。
‘我不需要离呼延蛮吉太远,只要比其他骑兵远一点就好了’
一个两个这么想的时候,还不算明显。
但当呼延蛮吉身边的骑兵,都开始这么想。
或者说,等想不到这个问题的鲜卑骑兵都或死或伤之后,呼延蛮吉身边出现了一道真空带。
温良马上注意到了这一点,便停止了射击。
一方面是确实有些累,另一方面则是强化这些鲜卑骑兵的认知。
离呼延蛮吉远点,就不用死,谁都不用死。
就这样,温良也不攻击呼延蛮吉,只是保持一定的距离跟着。
开始的时候,呼延蛮吉认为,温良是没有箭矢了。
但转头一看,发现温良两侧的箭袋,仍旧是满的。
这让呼延蛮吉有些奇怪,为什么温良不射箭了。
猛然间,呼延蛮吉注意到了自己的周围。
所有的下属,都和他保持了一定的距离。
这也让呼延蛮吉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他的威望开始降低。
原本,唯命是从的下属,已经开始在死亡的威胁下,下意识的开始远离他。
而温良停止射箭的举动,无疑肯定了下属们这个判断。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他活了下来,以后也注定没办法再像以前一样,有一群绝对忠诚的下属。
呼延蛮吉突然笑了出来,随后大声命令。
“全军听令,以个人为单位,分散撤离,如果我死了,就回到部落,告诉可汗,我是战死的。”
命令下达,周围的鲜卑骑兵却没有立刻行动。
见状,呼延蛮吉才感觉欣慰一些。
这说明他之前立下的威望还没有完全丧失,死后,应该可以落个好名声,不至于成为部落的耻辱。
“走!”
又喊了一声后,呼延蛮吉主动的调整了自己的速度,脱离了部队。
见呼延蛮吉离开自己的队伍,温良毫不掩饰自己的目的,放弃了对呼延骑兵部落的追踪,朝着呼延蛮吉追了过去。
其实,如果从收益的角度来看,温良不理会呼延蛮吉,任由呼延蛮吉离开才是最好的选择。
这样的话,这支队伍带回去的,都是负面信息。
呼延蛮吉最多不让这场战斗的过程在明面上被讨论,但私下的传播是不可避免的。
可以最大限度的打击呼延部落的士气。
但如果呼延蛮吉,这个部落首领的大儿子死了,骑兵们回去讨论的,就会变成呼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