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67 宗师之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067 宗师之威 (第3/3页)

哪怕他们手下多少也有近百到数百名的弓骑兵,但因为自身实力比较低,同样官职的将领们,都会对他们有所鄙夷。

    所以并没有刻意的去和温良接触,只是平日里帮温良维持一下现场的秩序,打扫一下校场的环境。

    有些意外的是,温良的好感有没有赚到领主们不清楚,但其他将领对他们的态度变好了,却是显而易见的。

    其实,领主们想错了。

    这些将领们,并不是因为领主们武力低而鄙夷这些领主。

    而是因为这些领主不仅武力低,还看不起他们所以才反过来故意鄙夷这些领主。

    虽然这些领主们对他们面子上恭恭敬敬的,但那股不经意间透露出来的鄙夷,根本藏不住。

    但是最近几天开始,这些‘眼高手低’的人,开始放下自己的高傲,为大家做一些实事了。

    在一众将领看来,这就是服软了,在讨好他们。

    都是一起打仗的兄弟,过命的交情,也不会刻意板着身段,对于领主们的态度自然就变好了。

    渐渐地,这些领主们借着温良讲武这件事,真正的和其他将领融到了一起。

    与此同时,在董卓的有意纵容下,韩遂叛军的势头越来越大。

    越来越多的羌族人以及叛军沿途一些对朝廷有所不满的人,加入其中。

    当叛军到达汉阳郡的时候,已经从离开金城时的三万人马,成长为十万人马。

    184年12月5日,汉阳太守因不满‘宦官误国’‘清君侧’的名义,率兵十五万,剑指洛阳。

    184年12月20日,以汉阳太守为首的队伍,已经成功夺取了司隶浐县的所有权。

    消息传到洛阳后,汉灵帝大惊,又一次召集群臣商讨对策。

    一番商讨过后,汉灵帝决定派遣在黄巾之乱中表现出色的皇甫嵩为主将,张温为副将,率军平叛。

    同时,又派大将军何进,入驻长安,屏卫洛阳。

    要不说贾诩算无遗策呢,前期谋划了一个月,然后打了一场仗,就让事情按照他期待的方向发展了。

    为了追求速度,羌人离开时,只是将储备的肉干等物带走,仍旧在原居住地留下了大量的牛羊等牲畜,以及照顾牲畜的人。

    并且让他们朝着远离汉朝城池的方向迁移,给自己留条后路,万一失败了,那就跑回来继续放羊。

    但这些羌人不知道的是,他们刚走没多久,部落还没来得及迁移太远,便被乔装成其他羌族部落的董卓部队,抢走了牲畜。

    失去了牲畜的羌人老弱妇人以及少量青壮,为了不被饿死,只能投奔临近的汉族城池,卖身为奴。

    借此事件,金城和陇西两郡边界附近的羌族部落,居然被一扫而空。

    几乎全部的羌人都被迫放弃了游牧生活,融入了汉朝的村县之中。

    至于韩遂等叛军队伍,在董卓的战报里,则变成了四散而逃。

    反正,董卓是不会承认对宦官干政不满,要清君侧的汉阳太守,所率领的那些‘民间义士’就是之前的羌族叛军。

    而且,随着这些人占领司隶浐县,董卓就有理由不管了,因为他是凉州州牧,而浐县是司隶的底盘。

    当然,就算是董卓想管,也得问问朝廷干不干。

    一群‘民间义士’就够朝堂上众人头疼的了,后面再跟着一批‘平叛部队’。

    那不成了‘超级加倍’,谁知道你是来平叛的,还是来平皇的?

    当然,即便朝廷不允许,董卓还是率领大军朝着汉阳陇县前进,入驻陇县,随时准备着。

    理论上来说,朝廷一群‘民间义士’就够朝堂上众人头疼的了,后面再跟着一批‘平叛部队’。

    那不成了‘超级加倍’,谁知道你是来平叛的,还是来平皇的?

    当然,即便朝廷不允许,董卓还是率领大军朝着汉阳陇县前进,入驻陇县,随时准备着。一群‘民间义士’就够朝堂上众人头疼的了,后面再跟着一批‘平叛部队’。

    那不成了‘超级加倍’,谁知道你是来平叛的,还是来平皇的?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