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9 ‘论功行赏’ (第2/3页)
到,袁绍等世家人员也能想到。
在明确的知道有‘敌人’隐藏在暗处发展的情况下,他们很可能会统一起来,把领主们获取粮食的渠道直接掐死。
有兵又能怎么样,当你让他们吃不上饭的时候,你看看他们还是你的兵吗?
知识把控并不是世家们最大的底气,粮食把控才是。
普通人手里,基本不会有太多的存粮,大量的存粮都掌握在世家手里。
就算黄巾之乱,世家们没在张角身边安排人,只要收紧防线,把粮食守住,那黄巾军用不了一个月,自己就会发生暴乱。
对于即将到来的粮食危机,刚到这个世界三个月,自以为已经适应了这个世界的领主们,并没有想到这个问题。
或许有人想到了,但同样选择了沉默。
结果就是,不仅仅是黄巾领主,汉朝阵营的领出,也大多数都选了将积分兑换成兵马。
并且,因为汉朝阵营兵种选择比较大,大家在热情的讨论着,哪种兵种性价比最高,哪种兵的附属收益最高。
就在温良水论坛的时候,董卓已经拿到了袁绍派人送过来的张角人头。
拿到张角人头之后,董卓二话不说就骑着龙马朝洛阳跑去,仅用了一天不到,便从巨鹿来到了洛阳。
董卓没了将军的身份,但其河东太守的身份还是在的,在经过通传之后,还是获得了上早朝的机会。早朝上,大臣们又开始讨论各地受黄巾贼影响,盗匪作乱,灾民遍地的凄惨情景,并祈求汉灵帝刘宏调拨银两和粮食,稳定灾情。
刘宏本来就没钱,这次讨伐黄巾贼还调动了这么多兵马,已经消耗尽了最后一丝国库存银。
下面的大臣合情合理伸手要钱,刘宏又确实给不出钱,这个问题大家已经在早朝上吵了两天了,也没有个结果。
而且,大军讨伐黄巾贼,每多讨伐一天,就多花一天的银子,刘宏心疼还来不及呢,哪有心思去应付大臣们的诉苦。
“明日再议,明日再议!还有什么事吗,有事禀奏,无事退朝。”
“陛下,河东太守董卓有事起奏。”
“董卓?他不是刚被我打回河东吗,有什么事,宣他上殿。”
“陛下,黄巾贼首张角的头颅,我带来了,我来这不是要讨什么功劳,就是想证明一下,不是我董卓打不过黄巾贼,而是巨鹿那帮兵太孬!”
当着汉灵帝以及满朝文武大臣,董卓大声的说出了这句话。
充分展示了,什么叫脑子里都是肌肉的武夫。
虽然这句话,是在打刘宏的脸。
因为董卓嘴里太孬的巨鹿兵,是汉灵帝刘宏亲自从洛阳内调过去。
但刘宏脸上却露出了喜色。
张角被杀了,这意味着黄巾之乱很快便要结束了,集合起来的大军又可以全部发回原籍种田了,不用他花大价钱养着了。
这刘宏能不高兴吗?
“好,好,好。这次当记你一功。”
“陛下不可!”
一名大臣很快高呼出声,跪在地上。
(汉末各个官职都是谁,实在是不可考证,就全以大臣代替了,不具体安排说话的人是谁了。)
刘宏眉头一皱,不满的看向那名大臣。
“陛下这么做,会寒了将士们的心啊。一旦这个告示发出去,巨鹿那三十万兵马,立刻就背上了孬兵的称号,恐军心不稳,军心不稳啊陛下。”
“请陛下三思!”*N
随后,满朝文武,齐声一喊,直接跪下了一多半。
听到大臣的话,虽然刘宏很想把那名说自己错了的大臣乱棍打死,但想了想,他说的确实没错。
这道告示如果一发出去,那些将士们的心里确实不会太好受。
但不赏的话,又会寒了董卓的心啊。
而且,董卓这事干的太漂亮了,刘宏感觉不赏给他点什么,自己心里过意不去。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朕要你们有什么用?
整天就知道找我要钱要粮,有钱有粮还要你们干什么,传声筒朕难道不能随便找个人来当吗?
啊?”
黄巾贼还在的时候,刘宏还需要仰仗这些人平叛,不得不压抑着自己。
现在张角死了,自然不需要再压抑着自己,便在朝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