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 变聪明的张角 (第2/3页)
再结合耆卿你的情报,还有论坛上的消息。
基本上可以肯定,除了各个县城,以及一些地方豪强自己的城寨以外的地方,已经没有普通的百姓了。
不管他们是自愿还是被迫的,除了这些受到汉军庇护的人,其他的已经全部加入黄巾贼的队伍了。”
……叨逼叨,叨逼叨……
随后,柳永和温良两人,又互换了许多关于村庄建设的消息。
温良感觉自己需要提前积累经验,柳永又想在贾诩面前留下一个好印象。
一个想白嫖,一个想表现,两个人聊得还挺开心。
【内啥,额,老万不敢说啥了。正在码……大家可以过两天再看。明天还一天的班,周日放假。再之后应该就不会有这种情况了。】
贾诩听到温良的话,歪头看向温良。
“可以学,但没什么必要。”
理论上来说,贾诩这已经是在拒绝温良了。
因为这句话翻译一下,就是在说温良堪堪达到学习这个技能的最低门槛,学起来可能会困难,而且没什么发展空间。
温良听到后却是眼前一亮。
不管贾诩到底是什么意思,他听清楚前三个字就够了——‘可以学’。
“请先生教我!”
温良一边说着,一边松开了缰绳,伸手朝贾诩拜了一下。
惹得贾诩不高兴的看了他一眼。
刚想拒绝,心里却是一动。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教他点难得让他知难而退呢?
年轻气盛,不气盛不叫年轻人。
但老一辈存在的意义,不就是为了告诉这群年轻人,什么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吗?
或许是想到了什么,贾诩露出了一个迷之微笑,看的温良后背一凉。
“想学?没问题,我路上给你说一遍,看你能记下多少。”
“谢先生。”
得到了贾诩肯定的答复,温良又对贾诩拜了一下。
嗯,温良成功的在不经意间,将对贾诩的称呼从‘贾先生’变成了‘先生’。
而且贾诩并没有直接反对。
在这个年代,先生可不是随便叫的。
姓氏+先生,是一种对读书的长辈的尊称,没什么特殊的。
但单独的‘先生’两个字,却代表着两个人有了‘师徒’的关系,但又没有正式拜师。
只要现在没反对,那贾诩大概率的会默认下两人的关系,以后也不会反对。
这个技巧,温良本来是学来追女孩的。
比如把对女友爸妈的称呼,从‘你爸’‘你妈’换成‘爸’、‘妈’,女孩或许会纠正,或许懒得纠正,但次数一多,基本上就默认了。
这种称呼的变化,会更快的拉近男女之间的关系,甚至影响女孩在说话的时候也省略掉‘你’这个字。
没想到,这一招还没用到同龄的女孩身上,却先在贾诩这证明理论可行了~
要知道,‘师徒关系’可比‘同乡关系’近多了。
举个容易理解些的例子。
如果是正式拜师了的师徒,徒弟做的不对了师父可以将其逐出门户,但师父不管做的对不对,徒弟都必须支持,除非‘以死明志’。
温良和贾诩之间的关系,肯定是到不了这一步的,但也侧面反应出,两人的关系已经很近了。
“好,那我就先把这篇‘六甲’说一遍,天地之……”
‘卧槽?!!’
当贾诩说出要教的东西的名字时,温良便瞪大了眼睛。
这里的六甲,和现代社会常说的‘身怀六甲’那个六甲可没有什么关系。
(以下,个人看法,勿深究……)
因为女孩大多对‘星座’‘塔罗牌’‘算命’这些神神叨叨的东西感兴趣,温良上学的时候还特意去研究了一下。
结果发现星座和塔罗牌完全就是纯忽悠,反正就是说一些‘公共词’,就是那种放在谁身上都对的词,弄出些似是而非的东西。
再比如输入自己生日的年月日,然后测你的事业如何。
如果你是26岁了,那基本上说你会在30岁左右事业会大有发展,现在或许正面临重大选择,然后叨逼叨一堆。
表面上是星座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