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59章 两个女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59章 两个女子 (第2/3页)

感激地看了一眼刘牧樵。

    要是他能够学会肿瘤剥离,学会淋巴清扫,学会胰管肠道吻合、胆道肠道吻合,肠肠吻合,刘牧樵就可以成为胰腺癌的高手。

    想到这,胡伯龙又摇了摇头。

    没必要培养他。

    刘牧樵是要回神经内科的,外科,稍稍知道一些就够了。

    ……

    从手术室出来,刘牧樵接到通知,有接待任务。

    今天是花城神经学会的几位专家来医院参观访问,来的人,级别都比较高,包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神经科的著名教授。

    其中,王教授是教科书的编委之一。

    刘牧樵不喜欢陪客,官场语言,他不会,社会阅历也浅,客套话说多了自己都起鸡皮疙瘩。

    再说,他和他们是有代沟的。

    他22岁,而成名的教授们大多都在50岁以上,和他们聊天,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

    电话是皮院长打来的,不去肯定不行。

    再说,刘牧樵也明白,自己不出场,来参观学习的人也不会高兴,现在,医学界,或者说是神经学界,刘牧樵名气很大,都想见见这位神经学上的传奇人物。

    刘牧樵来到医院会议室,第一眼就发现,郝教授也来了。

    赵一霖坐在郝教授身边。

    对面是一排不认识的人。

    刘牧樵一进来,皮院长就挥手,“坐这儿!”

    他走过去。

    身旁十几双眼睛盯着他。

    “嘶!”

    “嚯!”

    “麦购!”

    “这么年轻?”

    ……

    “这位,就是刘牧樵!”皮院长大声说,他给大家介绍。

    接下来,惊叹声再次响起。

    “请问刘博士,你今年多大了?”

    最近,来访问的人已经有好几批了,每一次,人家都会问这个问题。

    “22岁。”

    “本科?”

    “是的,实习。”

    “刚才看了你治疗的病人,太令人惊叹了,你已经攻破了神经科的几道难关,不简单啊。”

    刘牧樵笑笑。

    “刘牧樵同学,听郝教授介绍,你在很多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譬如影像学方面,你在CT、核磁共振方面很有成就,能介绍一下你的学习方法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