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32章 皇帝的新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32章 皇帝的新装 (第2/3页)

    奇怪,他在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核磁共振片。

    那张片子你看他干嘛?

    难道你有诊疗方案?

    不可能的。

    植物人治疗,现在的囊肿穿刺在医理上比较好理解,而一氧化碳中毒的植物人,除了偶然的慢慢自然苏醒之外,大部分最后都死于并发症。

    他把心思收回来。

    因为,这个时候,有个比较年轻的副主任医生提问了。

    “脑干,我们过去都视为禁区,你们穿刺,成功率有多大?”

    “我们做脑干穿刺也是最近一个多月才开始的,例数还不多,总共穿刺了6例,其中,脑干出血紧急穿刺的3例,另外3例则是脑干囊肿。到目前为止,成功率是100。当然,个案太少,这个100不具备代表性。”

    “你们成功的诀窍是什么?”

    “穿刺!精准的穿刺。”

    “ct引导?”

    “不,我们是盲穿,不需要引导。”

    “不需要ct引导?”很多人惊呼。

    “那么,你们是怎么做到精准穿刺的呢?”

    “勤奋和天赋。那个看核磁共振片的刘牧樵同学,颅内穿刺,误差偏移度不大于1毫米。”

    “不大于0.5毫米。”刘牧樵转过头纠正赵一霖的表述,“血管附近的偏移度不大于0.1毫米。”

    “嚯!”

    “这么厉害?”

    “可以验证吗?”

    ……

    “刘博士,你说误差率这么低,几乎可以说,你的穿刺很完美,但你怎么验证这么小的误差?”

    刘牧樵咧嘴笑着说:“脑干是生命的禁区,没错,他确实是生命禁区,穿刺时,稍有误差就会损伤生命中枢。而我,已经成功穿刺6例了,没有一例死亡,这就说明一个问题,我的穿刺,严格遵循了我最先设计的路线,否则,成功率不可能达到100。”

    这句话有些狂。

    有人不服气了。

    在座的,并不都是谦抑的人,心高气傲的人并不少。

    “你觉得,你能够保持成功率100多久。”

    “我估计会很长时间,不过,要看运气。”

    “运气?医学能够依赖于运气?”

    “我的穿刺不会出现问题,我设计穿刺路线也不会出现问题,问题可能出在患者本身。”

    “患者本身?”

    有人笑了。

    有人还笑得很夸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