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27章 行业震动,各方行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27章 行业震动,各方行动 (第2/3页)

过去。”

    吕坚强把各种可能的情况都分析了一遍,但是越分析就越是觉得这个事情有点诡异。

    “我看新闻报道上说将来岭南半导体会成为国内技术最领先的半导体企业,将来还会不断的导入更多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

    “除此之外,它们后续还会继续深入耕耘半导体产业。”

    “这个事情的相关信息,你尽量安排人去打听一下,看看能不能搞清楚背后的名堂。”

    “然后看看对我们有没有什么影响。”

    搞不清楚情况,陈奇就只好安排人跟踪调查了解这个事情,然后走一步算一步咯。

    ……

    相比首都汽车制造厂这边的困惑,史密斯那边掌握的信息就要更多一些。

    “史密斯,最近华夏这边在半导体行业正在推动好几个大动作。”

    “你要稍微关注一下,最好就是搞清楚他们的具体规划,看看对我们是否有什么影响。”

    “前些年国内稍微有点忽视这个行业的事情,结果东瀛的半导体产业快速崛起,已经超越我们。”

    “这几年国内为了重新扶持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税收优惠和研发补贴等各种政策。”

    “并且对东瀛半导体产业出口美利坚的产品规模做了各种限制。”

    “哪怕如此,要想完全打压东瀛半导体企业,让我们国内的企业成为世界第一,也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这样子的失误,不能在华夏这边发生。”

    作为美利坚在华夏这边的大使,伍德科克需要关注的事情非常多。

    任何他认为有会对美利坚产生影响的事情,他都是会在意的。

    半导体产业是未来高科技发展的核心产业之一,美利坚国内如今对它已经有了非常准确的认知。

    再加上这几年计算机行业的快速发展,让大家更加重视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情况。

    虽然现在华夏这边跟美利坚的关系很好,但是如果华夏的半导体产业发展威胁到了美利坚的利益,那伍德科克肯定是会想办法打压的。

    “伍德科克,从我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华夏的半导体产业就算是再过二十年也是不可能追上我们。”

    “就拿晶圆厂来说,我们国内大部分都是5英寸的晶圆厂,6英寸的工厂也在推进之中。”

    “但是华夏这边还是3英寸的晶圆厂,唯一1条4英寸的晶圆生产线,还是刚刚成立的岭南半导体从我们国内企业那边采购的二手设备。”

    “在七十年代,英特尔就已经修建了第一条4英寸的晶圆厂,如今都过去十年了,华夏才刚刚想着修建这种工厂。”

    “它们想要追上我们,那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相反的,高丽和东瀛那边的情况,我倒是觉得有必要提醒国内关注一下。”

    “它们在半导体行业给国内带来的威胁,绝对会比华夏大很多倍。。”

    史密斯还指望着以后跟江辉或者奥斯丁合作一把,想办法从岭南半导体进口新的半导体设备业务上面捞一把呢。

    怎么可能让伍德科克把这条路给堵死了?

    当然,他也是真的觉得华夏的半导体产业太弱了,完全不会给美利坚带来任何的威胁。

    这几年华夏这边新投入的半导体设备,全部都是从国际上进口的二手淘汰设备。

    看起来产能好像挺大的样子,实际上都已经是落后的东西。

    生产的产品根本就已经跟不上时代的需要,导致产能利用率大幅度的下降。

    关键是按照他了解到的信息,华夏这边对于半导体产业的研发投入非常的少,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这种情况下,是不可能在技术上面有什么特别大的进步的。

    半导体是一个重资金、重人才的领域,华夏这两块的东西都很缺。

    “你说的也对,可能是我担心过度了。”

    “毕竟它们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又是充足研究所和工厂成立新的微电子联合公司,又是成立岭南半导体这种看起来架势很足的新企业。”

    “好像是准备在半导体行业大干一场的意思。”

    “不过跟高丽和东瀛那边比起来,华夏这边的动作和规模,确实还是小了很多。”

    伍德科克觉得自己可能是真的敏感过度。

    在华夏待了这几年,亲眼见识到了华夏的快速变化,他心中也是有点担心的。

    特别是这段时间华夏那边跟北极熊的关系似乎自发生变化,好些商业合作都在加快速度。

    这更是让伍德科克产生了一定的危机感。

    如果华夏跟北极熊走在了一起,这绝对不是美利坚希望看到的局面。

    ……

    “这岭南半导体是什么情况?居然能够从美利坚那边采购4英寸晶圆厂和3微米芯片制程的设备。”

    “那张少华放弃我们公司安排的位置,原来去的是这家公司?”

    如果说华夏汽车行业的各个制造厂对岭南半导体的关注,是因为这家公司跟宝马汽车集团的关系非常紧密,那么国内各个半导体企业关注岭南半导体,显然就是因为出现了一个新的竞争对手。

    这些年,华夏从美利坚引进了二三十条淘汰的晶圆和芯片加工生产线。

    大家的目的都是想要生产晶圆或者芯片用来出口创汇,但是市场就那么大,你的技术是落后的,外面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需求。

    这就导致了许多生产线刚刚投产,就陷入到没有零件需要生产的局面之中。

    如此局面,自然是跟最初的想法相背离了。

    一些人因为这个事情承受压力,甚至被批评,就很正常了。

    不过好在大家都是国企,五十步笑百步,谁也不要多笑话谁。

    可是岭南半导体冒出来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不管是把它当成外资企业也好,民营企业也好,它们一成立就引进了国内最先进的生产线,这让其他所有的芯片厂家都脸上无光啊。

    上级领导会怎么想呢?

    为什么岭南半导体一个行业新人都知道导入先进一些的生产设备,而你们这些行业专家却是只知道导入完全落后的生产线?

    如今产能空置率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