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8章 美女相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8章 美女相伴 (第3/3页)

由,恍惚使人愁。

    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

    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幕白听了,面色愈发好了起来,他更知道这首“问月”词,极受历代文人的赞赏,有人评曰: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可谓神悟。的确,词人问得离奇,许多地方暗合哲理,具有奇特的思想。

    屈原曾作《天问》,通篇连问了一百七十多个问题。辛弃疾在这首词中既不思乡怀人,也不吊古伤今,而是就明月西沉后的去向接连提出了九个问题,并作了大胆的猜想,将有关月亮的富有哲理性的思考和神话传说,融汇成一幅深邃而美丽的神奇画卷,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几句是说,月儿悠悠地将行到何处?难道西天极处别有人间,月从这边冉冉西落,又从那边人间缓缓东升?这些问题,想象新奇,问得异想天开而又饶有兴味。

    把人带入了一个富于浪漫色彩的神话世界;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现象的深入观察与思索,显示出其朦胧的探索精神。作者在接下来的一系列的发问中,将神话传说中的嫦娥、玉兔、蟾蜍、广寒宫等巧妙地编织进去,创造出神奇多姿的浪漫主义艺术形象。

    词人不作生硬的比附、影射,然忧国之思从忧月之中透出:皎洁的圆月象征江山,词人对月的命运忧心忡忡,强烈地透露出词人对误国误民的奸邪势力的憎恶之情,表达了他对朝廷命运和前途的深深忧虑,寓意深刻。其意义较那些对月伤怀的作品更显深远,其境界较那些单纯描写自然景物的咏物词更高一筹。

    见到幕白的兴致甚好,美女似乎也受到感染,再次吟诵起来: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幕白听了,更象是着了迷,望着月亮,不住的摇头晃脑,至此,他的情绪已经完全恢复过来了。

    词中其中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深深地打动了他。

    此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字里行间充溢着深沉的思念,抒写了词人对故人执着不舍的深情,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思致委婉,境界层出,情调凄凉哀婉。

    再加上美女如泣如诉,近乎声泪俱下的朗诵,更是激起了他的共鸣。

    “好极,好极!”幕白大加赞赏。

    至此,他兴致勃勃,一个人迈步向前走去,明月皎洁,又有美女相伴,他从心底里感到有一种说不出的兴奋。

    美女一见,急忙快走几步,追了上去,就在幕白回头之时,用袖子在幕白的面上轻轻地拂了一下……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