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米兴邦的抉择【+500收】 (第2/3页)
道:“自从江嘉良,程龙灿退役之后,我们与瓦尔德内尔,佩尔森,盖亭,罗斯科夫,甚至刘南奎,都有一定的技术差距,虽然马文华在不太重要的比赛中赢过他们。可在欧洲主场,无论气候,还是场地,甚至观众人缘,欧洲选手优势都太明显,王滔对决盖亭,已经输了三四次了,理性分析,这枚金牌我们真的拿不到。”
米兴邦望向吴靖平,吴靖平点头道:“我和尹萧观点一致,马文华,王滔或许有冲击八强的能力,如果没有遇到相克制的对手,进入四强也是可能的,可是面对瓦尔德内尔与盖亭,恐怕闯不进决赛,更别说金牌了。”
米兴邦却自信笑道:“我和你们观点类似,因此我们这次奥运会必须另辟蹊径,我们真正要争的是男子双打这枚金牌。”
男子双打?
尹萧与吴靖平先是一惊,短暂思考后,却是拍案叫绝。
在国际乒乓球界,虽然双打冠军几乎和单打冠军诞生得一样早,可是含金量一直远逊于单打。
中国过去的夺金目标也是首先瞄准单打,最后再根据单打名额去协调双打组合。
米兴邦道:“欧洲乒坛,职业化程度高,但相应的,各运动员都是单独比赛,训练,哪怕是双打组合,合体训练的时间也很短暂。我们国家运动员在训练量与默契度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尹萧与吴靖平赞同的点点头。
米兴邦接着道:“双打比赛,更大的变数来自这两年东欧剧变。东欧与苏联许多多年合作的名将,因为国家分裂而被迫拆伙。比如南联盟的普里莫拉茨与卢布莱斯库是横扫欧洲的黄金组合,可国家分裂后,两人不可能继续组队了。这样的对手,包括德国的罗斯科夫,南斯拉夫的舒尔贝克都会受影响。一旦他们的新组合打不出默契,就是我机会,真正不受影响的只有南韩组合与法国组合,夺冠压力比男子单打要轻很多。”
米兴邦主攻奥运男子单打金牌的方案得到了尹萧与吴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