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神之衔接! (第3/3页)
身体也改自下向上的重心提纵,为自右向左的凶猛侧旋!
我X!我看到了什么?
王滔的预备发力动作都吓得凝滞了半拍!
张希林也被这个球吓到了:“这个连续衔接是怎么打的?抢拉下旋球之后,直接接侧拉上旋球?你们男队开发了这样的战术体系么?”
米兴邦看向尹萧,见到后者嘴巴张的老大的震惊摸样,只能无奈的苦笑摇头。
有这么妖孽的徒弟,教练的脑细胞吓死不少吧?
孔振东提拉下旋之后,行云流水的接侧拉上旋球,没见过这个衔接套路的王滔,直接漏拍,丢掉这一分。
王滔这些年每天都有很多时间进行弧圈球的多球训练,拉上旋球与下旋球,引拍方向,发力方向,重心移动,都有鲜明的差别。
国内快攻选手,多半具备拉下旋球能力。模仿欧洲打法的弧圈选手,如张磊,陈志斌等人,则以练习上旋对抗为主。
在多球训练中,根据陪练的不同回球,王滔也根据手感,有时候拉上旋,有时候拉下旋。
可是在正式比赛中,连续拉的过程中,进行下旋转上旋的衔接变化?
或许在无数个训练的午后,会有这样的奇思妙想。可是这里面发力细节的变化与协调,导致的漏洞与延误,足够对手将你一板打死。
何况极致下旋突然强拉上旋,拍型几乎压不住,出界概率极高,因此少数玩票的运动员尝试一两次后都放弃了。
孔振东的这个球,一定是赌运气,他绝对控制不住这样的弧线的。
接下来的一分,却是瞬间将王滔的信念击得粉碎。
前面几板争夺不同,可是从孔振东抢拉一板下旋开始,后面的动作几乎一模一样。
一般人一定压不住板型,十球九出界的下旋转上旋拉冲,孔振东连续第二次打成。
难道还是赌运气?他是怎么做到的?
王滔不甘的盯着16:21的记分牌。带着满脑子的疑惑,回到备战席,等待第三局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