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鞭王马林! (第3/3页)
横板天才孔振东,都是具备划时代潜力的天才少年。
如今的马林,那又快又旋的直板反胶打法,让他看到了希望。
好好雕琢一番,我的手上也会有不亚于孔刘的天才吧!
马林的这一轮发球,还是以奔球为主。在马林的发球中,吴靖平看到了其他人无法发现的闪光点。
奔球这种发球方式发明几十年了,有的人发出来有威胁,有的人发出来,寡淡如水。
这其中有腰力的原因,拍型的原因,击球点与时机把控的原因。
最核心的原因,还在于奔球的击球发力方式。
奔球的击球方式,需要在引拍击球的瞬间,产生鞭抽的力。
在所有击球方式中,无论是推,弹等以撞击为主的发力方式,还是削,搓为主的摩擦发力方式,威胁都远远比不上鞭球。
正是马林的鞭球之力,才能将速度,力量,旋转完美升华。
吴靖平不禁琢磨:马林如今还只是在发球中,摸到了鞭球发力的一丝门槛,如果在我手上调教,将鞭球发力技巧从发球环节,拓展到进攻的每一板之中,放眼全世界,谁还扛得住连续鞭打之威?
有了这个想法,吴靖平仿佛盯着奶酪的硕鼠一般盯着马林,后半辈子的荣耀与成就,就赌在你小子身上了。
全场所有人中,领会到马林超时代鞭抽威力的人,除了吴靖平,就剩下苦不堪言的孔振东了。
知道这种发力方式的威力,可他短时间也找不到破解的方法。至于自己的计划,也得到整场比赛的后半段,才能实施。
这一轮的五个接发球,孔振东还是只拿下一分。
接下来孔振东的五个发球,还是坚决贯彻正反手,长短球快速调动的打法。
马林的鞭抽发力法,还不足以使用到普通击球环节,孔振东特意加快节奏,不给马林充分的正手发力时间,五个发球,拿下四分。
孔振东与马林就这样来回在各自的发球轮碾压对手,比分来到了15平。
马林发球,孔振东知道,自己必须改变了,如果这轮发球,马林还是拿4~5分,得分先到达19~20分,那么到自己发球局,一个失误就输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