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7章 马林的挑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37章 马林的挑战 (第3/3页)

说法,小球时代,中国队步法最好的是孔振东。大球时代,中国队步法最好的是马林。

    虽然他是单面打法,可是在号称电动小马达的全场运动型打法支撑下,大球时代,多么快速的球风,多么大的反差角度,都没法对马林的移动构成压制。

    他在反手位的侧身行云流水。更完美的是,翻啦一板,质量极高,可以很快的扭转被动为主动,接下来就是正手连续炮轰。

    在如今小球时代,回球速度更快的情况下,马林的跑动优势当然没有大球时代那么完美,可是熊科本省却不是个商场快打的对手。

    熊科的球速也就和大球时代的顶级高手的回球速度差不多,马林跑动开之后,完全不落下风。

    13岁的马林,步伐没有后世那么诡异多变,不过运动下的反攻技巧已经初步具备。

    马林绝对是在后退中反攻,半蹲身反攻,狼狈救球反攻的超级球手。

    这些技术因子,是在他初练球的孩童时期就融入了他的打法体系里。

    孔振东觉得马林的比赛,为什么总是神球不断?根源就在于这种无论多被动,反攻一板的打法烙印到他灵魂里。

    因此,这场比赛里他就见到了马林失位下的半蹲身拉对角,跳跃式退台救球下的反拉,以及后退中的中路提拉大斜线。

    熊科立誓拿下3:0的冲天豪气,就在马林顽强救球中的神球反击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了。

    最终,熊科17:21,15:21输掉第三场,马林就如同孔振东小组赛第三轮一样,作为第三单打,挽救了岭南队。

    大家再想起孔振东那场比赛的神勇表现时,也不由将两个年龄相仿的天才少年进行比较。

    一比较,众人才发现,居然真的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

    虽然孔振东崭露头角更早一年,但是马林在转~不转发球法,防守反击犀利性,发力技巧与对力量的提升上,似乎更强一些。

    随着马林的胜出,从国家队教练组到所有观众,关于谁是最强新人的争论弥漫开来。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