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7章 引人遐想的对决 (第2/3页)
孙主任和南韩教练组都没弄明白,只是临时起意安排的交流赛,怎么就打得如此的荡气回肠?
南韩国少三杰轻松拿下三场,连队中陪练都拿下一场,这交流赛应该一边倒才对。
可是孔振东随即将南韩三主力轮了一遍,刘国胖又轻松吊打,大比分虽是平局,局面却是中方占优。
最尴尬的是,为了报道这次中韩民间交流活动,首都体委和韩方都是带了记者的,这报道可怎么写?
朴智元对刘国胖,劣势是刘国胖击球回合少,没看清打法特点及弱点,优势是朴智元休息了一场,刘国胖是连续作战。
朴智元上场前已经有了计较,自己对刘国胖的发球也是无解的,那就尽量拼自己的发球呗,反正比赛中双方发球是轮流的,机会均等。
机会真的均等么?
乒乓球实际上是一项特别有意思的运动,你只要摆脱中国选手内战,谁得冠军无所谓的心态,沉迷其间,会发现它的神奇魅力。
比如,乒球有许多鲜活字眼形容的战术。
就像孔振东前面用来打洪涛,被郭兵记录的:拉开,直捅,回摆,再拉开,再捅,成了!
除了乒乓球,还有哪项运动有这么销~魂的战术,当然,还有一项夜间运动,那需要大家自己琢磨。
在乒乓球比赛中,发球直接得分,形象的叫:对方吃了发球。
那么如果是接发球直接得分呢,叫做:抓发球。
抓之一字,逼格很高,让人感觉抓发球和少林和尚筷子夹苍蝇一样吊!
实际上,抓发球的难度一点不比筷子夹苍蝇小。
想要抓发球,最关键的是预判与反应。
首先得完全判断出对方发球的时机,速度,线路,旋转。
当然,只预判远远不够,你判断完再分析怎么接,人家球都过来了,有毛线用?
因此快速反应能力更加重要!
后世一些反射弧长的世界名将级别的运动员被教练骂惨了就因为反应慢。
因此并不是世界顶尖乒乓运动员都会抓发球。
首先,刘国胖自身就是个发球大师,再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