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儒家开宗立派,非亚圣不可为 (第2/3页)
堂六部的态势。”
“若是有人想压压东厂的风头,在背后搞出一些上不了台面的小动作,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试想,如果许公公或者东厂,对这件事置之不理的话,坊间关于东厂的各种猜测,是不是得多打几个问号?”
秦王世子姜斐在一旁点头接话:
“父亲,我觉得通儿这个分析很有道理。”
“树大招风,东厂这段时间的确蹦哒得太欢了。”
“更主要的是,宫里那位,借着东厂的扩张,已经变得越来越强势。”
“如果再没有人出来敲打敲打,长此以往,那个位置,大家干脆都别争了。”
“老老实实当个太平王爷,省心多了。”
让一个女人骑在一群大男人头上拉屎拉尿。
呵呵,若是别人都能忍,我秦王府同样也可以忍。
就怕有人坐不住,忍不了。
秦王姜嵩眼含深意地瞅了儿子一眼,见他有意无意地把目光望向帝都北边,老秦王不动声色地轻轻点了下头。
……
禁军北郊大营。
燕王姜棣在大将军武原林的陪同下,对所辖各部的武备训练、军需物资储备情况,细致地巡察了一圈。
此刻,这一行披甲戴盔的武将,刚从一座粮草仓库有说有笑地走出来。
“王爷,大将军。”
一同作陪的兵部中郎刘永全,沉吟着说道:
“东厂要在军中各营设置监军,代陛下督导大魏所有军队。我大魏立朝六百多年以来,还从没出现过这种事。”
“职部认为,这是陛下想要掌兵权了。设置监军,就是在试探军队的反应。”
燕王说要刘家当年蒙受的不白之冤翻案,却迟迟不见动静。
一旦让陛下把军权回收,燕王和宁王,立马就都成了没有爪牙的病猫。
届时,朝堂上更没有再敢提当年“刘案”一个字。
那我刘家的冤情,只怕就永远都难得到昭雪了。
“陛下选择了一个非常恰当的有利时机。”
武原林的眼角余光斜瞄了刘永全一眼,神情淡然地说道:
“皇家掌兵,符合历朝祖制历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