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宝钞之争,互相坑害,系统任务再次开启!(求订阅求月票) (第2/3页)
旁边的太监,很有眼色的高声吆喝:“退朝!”
如此,百官退朝。
只不过出了宫之后,百官顿时一分为三,三党分群而行,很明显,这是要去商议此事。
……
大魏京都。
响午。
柳府。
一众官员面带喜色。
很明显,对于今天朝堂上的这场胜仗很满意。
只不过,柳严明的脸上却没有过多的喜悦。
“杨党直接背下这个锅,很明显,是燕王入局了,如果没有燕王保证,以杨荣那精明的头脑,不可能会主动抗下这个锅的。”
严嵩一脸严肃的神情,停顿了一下,继续缓缓的开口说道。
“看来上次陛下招燕王进宫,是直接把燕王拖下水了。”
随着严嵩的话音落下,众人脸上的喜悦也隐而不见,变得凝重起来。
“确实,杨党一直势弱,这一次如果借助宝钞之事,那么不出三年,杨党势力必然会是朝中第一,到那个时候,大家伙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也不尽然,今日我们尽力争取,陛下也犹豫了,要知道,最开始陛下可是直接应允杨党的,不还是被我们所阻拦吗?”
“没错,现在可是我们势大,陛下想要做什么决定,可还是要考虑我们的感受。”
“对,更何况,天下商会,可多数在我们手中,就算他杨党拿下了宝钞之事,没有商会配合,那又有何用?当宝钞推行不下去之时,陛下自然会想到我们。”
几个官员,开始议论纷纷,分析着宝钞之事。
“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也就在这个时候,柳严明开口说话了。
他端坐在太师椅上,眉头紧皱。
“阁老何意?”
众人好奇,看柳严明这神情,似乎事情很严重。
“如果单纯的只是杨党,那无所畏惧,就算加上燕王,也无需多虑。”
柳严明缓缓的说着。
“但,如果再加上李党和宁王呢?”
之前对宝钞之事信心十足是因为大魏八大商会,柳党已经拿下三家,剩下的五家已经在洽谈之中。
之所以能如此顺利,这是因为有秦王在背后站着。
秦王的威势在大魏,并不比陛下差。
再加上改稻为桑的事情,秦王可以说是尽心尽力,手下人一点便宜都不敢占,所有的利益都放了下去,这才有了当前局面。
但如果,杨党和李党联合,燕王和宁王结盟,事情就没有之前想的那么简单了。
“宁王?”
众人听闻,顿时面色一怔,心中疑惑。
宁王远在边疆。
就算李党和宁王有所接触,就算燕王前去拉拢,对宝钞之事也影响不大。
所以众人此刻心中疑惑。
“你们可别忘了宁王手中的军队。”
柳严明缓缓的说着。
“边疆世家,多子弟服役,宁王岁不在京都,但其影响力其实并不差。只不过边疆世家的是宁王的基本盘,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轻易动的。”
听到柳严明的话,众人顿时心中一惊。
是啊!
边疆世家。
不仅仅是边疆世家,其实京都一些世家,也有很多弟子在边疆服役。
换个说法,其实就是去边疆走一趟,捞功劳业绩。
世家子弟想要往上爬,只有三种途径。
一为世袭。
但这只有家中嫡子才有机会。
二为科举。
这种对于世家子弟来说,难度太大,犹如登天。
当然,也不出有些世家弟子,有才能者走这条通天大道。
不过这样的角色对于庞大的世家子弟来说,占比太少了。
三为举荐。
世家贵族祖上有余荫。
可庇护世家子弟。
当然,并不是有祖宗余荫的庇护,世家子弟就万事大吉。
还得有功绩。
祖上余荫只是个入场券。
进来只是个最底层的人员,没有功绩是根本不可能往上爬的。
而现在又是和平年代。
只有边疆有战事。
所以,世家贵族子弟前往边疆走一遭,嘿,功绩有了。
等到轮换回到京都,身份就蹭蹭蹭的往上涨。
再打点一二,找点关系,混个油水部门任职,轻轻松松。
而宁王镇守边疆,这些世家子弟哪个不得宁王的恩惠。
虽然不在朝中任职要位。
但这么多的世家贵族子弟,遍布大魏各地。
这股力量结合起来,不容小视。
“嘶……”
众人一听,顿时明白过来。
眉头间,皱纹升起。
“必须要想办法,打击杨党和李党。”
“对,大魏宝钞绝对不能旁落他人。”
“特别是杨党,他们看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