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大魏宝钞,拉开帷幕【三合一】 (第2/3页)
说,你们这些宦官马上要入刑部大理寺之地当差。”
“到时候本世子帮你弄个好差事,剩下的就交给你了。”
后者开口,一句话让陈赟顿时露出喜色。
“奴婢多谢世子殿下。”
他笑着开口,显得格外兴奋。
如此。
转眼到了深夜。
许守云已经从延福宫回到住处。
直接开启了闭关模式,不出意外的话,宫内的宦官马上就要入驻刑部,南北镇府司,大理寺,督察院这些地方。
太监最大的本钱是什么?除了皇权之外,就是自身的武功。
既然要入驻进去,自身的实力也不能太拉跨。
自得到醍醐灌顶之后,许守云也没有太过于认真练功,眼下趁着这个空档期,许守云抓紧时间练一练。
别的不说,看看有没有机会突破五品。
为此,许守云把刚赚到的银两,全部拿去购买药材补品,凭借着这些药材,冲击五品应该不难。
住处内。
许守云让几个宫女准备好热水,既然要冲击武道,还是得好好准备一番。
焚香沐浴,修心养性,宁神静心,这些都需要做到,让身体达到最好的状态。
这倒不是许守云自我催眠,藏经阁有书籍明确记载。
如此。
转眼之间,过去了三天。
这三天时间,许守云都在住处修身养性,这里又不得不夸赞一下儒家正气了,借助着正气,许守云瞬间能平复心情。
让身心达到一个极其安宁的状态,这对突破来说是一件好事。
院子内,李敬带着大量药材走来,极其认真的为许守云讲解相关知识。
“大人,这十二副药,是每天练功后浸泡的药材,放入水中,浸泡两个时辰,过程会有灼热感,还需要大人忍耐。”
“这十二副是外敷的药膏,均匀涂抹在腹部上,会自然而然的没入五脏六腑之中,保护大人冲击失败不会伤害到内脏。”
“这十二副药材,需要煎熬六个时辰,一天服用两次,滋润气血。”
“最主要的还是这三颗药,乃是龙虎丹宗的霸虎真气丹,冲击之前吞服一枚,过程当中再吞服一枚,冲击成功后再服一枚。”
“可确保境界稳固,不至于出现跌落情况。”
李敬开口,为许守云详细介绍这些药材。
这让许守云很是满意,有人办事就是好。
“前后花了多少银子?”
许守云询问道。
“回大人,前后共计花费三万两白银。”
李敬开口,说出了一个让许守云咂舌的数字,三万两白银?自己给李敬也才不过两万五千两,这些药材居然要这么贵?
三万两是什么概念?一两纹银大概是前世一千块,也就是说光这些材料就要三千万?要不要这么离谱夸张?
不过想想也能理解,毕竟花钱提升实力,这本身就不是一件亏本的买卖。
而且武者十品,五品刚好是一个分水岭,花这么多银子也正常,要是随便花点银子就能突破。
那人人都是真气境武者了。
“少的银子怎么处理的?”
许守云有些好奇。
“回大人,有部分药材是从宫中取的,挂了您的名,三个月内还清即可。”
李敬开口作答,让许守云明悟。
“一个掌殿太监,能挂五千两白银?”
不过许守云还是略微好奇,说来说去还是一句话,大魏上上下下就是缺银子,不单单是外面缺钱,宫内也缺。
五千两白银可不是小数目。
“寻常的掌殿太监自然不行,可大人您不一样,喜公公已经吩咐下来了,您做的事情,一律通过。”
李敬的回答让许守云恍然大悟。
不过就在此时,李敬的声音响起。
“大人,眼下宫内已经有部分人在外当差了,您突破五品后,是打算去刑部还是南北镇府司啊?”
“奴婢想跟着大人一起去,也能伺候大人。”
李敬开口,提起这件事情。
不过这话的意思,许守云怎可能听不明白。
虽然这段时间许守云安心待在小院,不过宫内的事情,也知道一些。
自改稻为桑结束后,女帝便开始外派宦官前往刑部,南北镇府司等地方。
只是目前还处于‘实习’状态,大部分宦官也不懂里面的门门道道,都在学习。
当然还有一件事情,那就是各部门对于这帮宦官并不待见,不可能真交付权力。
好就好在,这帮太监其实心里也明白,能有权力已经算是不错的事情了,那里敢有其他要求啊。
李敬说这话,就是希望许守云带他一把,赶紧去这些实权部门,捞个职位,不然好位置都被人抢了,过去就只能捡些别人不要的东西。
“你放心,到时候不会少了你的好处。”
许守云拍了拍李敬的肩膀,眼下还真不能急。
宦官想要真正扎根,还得要借势,而这个势还不能是皇帝的,现在过去纯粹就是找气受。
要等女帝拉拢燕王再说。
“属下明白,请大人放心。”
许守云这样说了,李敬也就不啰嗦,安安心心做好自己的事情。
如此,许守云拿着药材再度闭关,转眼之间,又是三天时间过去。
改稻为桑如今是大魏王朝头号大事,一批批粮食运输大魏京都,而后将会由水路一直运输到浙宁府。
这几天的时间,其实诸多朝臣知道,下一件大事就是大魏宝钞。
只不过,没有人主动来提。
柳党不敢贸然行动,毕竟改稻为桑的事情,让他们有些分身乏力,而杨党一直处于安静状态。
可越是安静,众人都知道,新的暴雨马上就要来了。
终于。
七日之后。
朝会之上。
礼部右侍郎率先出声,掀开了大魏宝钞的争夺。
朝堂内。
百官而立,礼部右侍郎缓缓站出。
“臣,礼部右侍郎,赵京,有要事禀告。”
“科举在即,朝廷自仁宗驾崩,再无任何士子笔墨补贴,已经引起各地学子不满,其中大量寒门子弟,更是难以凑齐上京赶考之费。”
“请陛下开恩,念我大魏学子寒窗苦读,拨银三千万两,扶持大魏之无垠学海。”
赵京开口,一上来就要三千万两白银拨款,直接拿出大魏王朝所有学子当做筹码。
刹那间,朝臣虽看似平静,只是三党心中皆然明白,大魏宝钞的发行权,要开始争抢了。
当下。
一道道身影接二连三走出。
刑部,工部,吏部,兵部,纷纷显身,而且各自要价,一个比一个离谱夸张。
尤其是兵部,当真敢开口要八千万两白银。
还真是有胆魄啊。
众官员如此,显然是打算开始拉开大魏宝钞的帷幕,不过在这个节骨眼选择出击,杨党还真是聪明啊。
仔细想想也很正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