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章 午夜鬼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章 午夜鬼呼 (第2/3页)

村规模相当,五十几户人家。一进村子的第一户人家姓梁,这梁家在过去可是大户人家,慢慢的随着时代发展,到了这一代已经落魄了,现在只剩下哥儿俩,老大叫梁东,老二叫梁北。这个老大已经四十多岁了,至今没有娶妻生子,也是光棍一人,平时村子里的人都叫他梁大。老二还不错,娶了一房媳妇,家里还有个孩子,十多岁的样子。父母去世的早,哥儿俩相依为命到现在,感情也是不错,所以一直没有分家,还生活在一起。平时梁大自己一人住东屋,而梁二一家三口住西屋。靠着几亩耕地,日子过的平淡,但也算安稳。

    话说也是那一年的春节,家家喜庆祥和。转眼就来到了大年三十,整整下了一天的大雪,雪停之后,时间也到了晚上。在山村有熬年夜这一说,就是每年到了年三十晚上,每一家无论男女老少,都要熬夜不睡觉,管着这一年精神的。因为家家户户熬年夜,所以村里的人就会相互的串门,或者几个人凑在一起打打牌,消磨时间。又赶上这一年三十晚上下大雪,这属于吉兆,正所谓瑞雪兆丰年,预示着这一年会风调雨顺,所以家家户户都很热闹。

    梁大属于闲不住的人,又赶上年三十晚上,所以早早的吃完晚饭,就去村里的别人家串门了。平时因为一个人无拘无束,也喜欢玩几把小牌,虽然爱玩,但是经济条件在那摆着呢,根本没有什么余钱,所以别人玩,他只能在旁边扒扒眼儿,跟着别人瞎热闹。时间来到了晚上十点多钟,这时梁大就觉得自己心里犯突突,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就是感觉浑身不舒服,所以就离开了赌局儿。别人还很奇怪,这个梁大今天是怎么了,以往赌局儿不散,他不离场,而今天怎么这么早就离开了呢。

    梁大出了赌局儿,就奔直回到了家里,此时也快将近午夜了。梁二一家三口没有出门,在西屋看着电视节目。梁大自己回到东屋里,就合衣躺进了被窝儿。梁二在西屋也很纳闷,心想今天大哥是怎么了,回来的这么早。往下也没有细想,就继续看电视。此时的时间就来到了十二点,也就是午夜时分。家里的墙上挂着一支老一代留下的钟表,铛,铛,铛的响了十二下。

    又过了一会儿,就听到梁大的屋里有动静,因为是东西屋,所以听得比较真切,接着就听到了外屋开门的声音,因为是木头门,所以每次开门都会发出轻轻的嘎吱声儿,梁二知道是大哥出去了,心想肯定是起来上厕所去了,也没有在意。

    梁二一直在聚精会神的看电视,时间就过去了大半个时辰。怎么没听到有人开门进屋的声音呢,难道大哥是睡不着起来又去串门了?这些疑问始终缠绕在梁二的脑海里,梁二又一想是不是大哥上完厕所早已回到屋里了,没有关外屋的木门。所以就从火炕上下来,披上大袄,穿上棉鞋,从自己的屋里出来了。来到外间一看门关的很严实。梁二就顺便的走向东屋。来到东屋之后,梁二打开了灯。只见火炕上铺着一床棉被,棉被的最上面压着一件大袄,梁二认得这就是大哥平时穿的大棉袄。再往地上一看,梁大的那双大头棉鞋规整的摆在地上。

    这时梁二就犯了迷糊,心想着这人要是出去了,天气这么冷,肯定要穿着大袄和棉鞋啊。如果没出去,那么人在哪里呢?越想越觉得不太对劲儿,赶紧把衣服穿好,就往屋外走。

    因为是年三十,每家每户都要长夜亮着灯。这是过年的习俗。梁二家也不例外,在外屋门口的房檐下,亮着一个灯泡,所以整个院子是亮堂的。梁二家也是标准的农村三间瓦房,院墙是石头堆砌而成,大门口是一扇小铁门。由于是村子的第一户人家,往南是一片耕地,冬天的地里没有庄家,被雪覆盖着,远远望去白茫茫一片,再往远去就是村里的南山,而出了大门口往北去就是直通村里的小路。

    这时梁二已经来到了大门口,往北边的小路看去,因为是雪后的路,被杂七杂八的脚印覆盖,已经是分不清谁走过。梁二借着黄晕晕院灯,往南边的大地看,只见一串独立的脚印,顺着大地往南而去。蹲下来仔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