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官商勾结下南洋 (第2/3页)
,皇家工科院都是没得选的人才进去的。
学院制度的出现,被大家剖析为陈叔慎对陈国人才制度的改革,是陈国建德新政的一部分。
历来改革都会产生一批新的收益者,淘汰一批落后的人,如今建德皇帝还年轻,众望所归,二十年华,改革是注定要成功的。
所以,那些仕子和具备推荐位置的官员才会努力往里面挤压。
有人想获得权力,有人想延续家族长青不倒,都是封建势力对新出现事物的本能反应。
殊不知,这里是陈叔慎培养制霸全球的第一个人才培养基地。如果未来一切顺利,他们都会通过海上,把陈国文化带出去。
这些都需要时间去发酵,非一日之功,暂时先不谈这个了。
御书房。
陈叔慎看着抗北传回来的情报,明白了隋国洛阳发生的事情。
沉默着,最终写下批语:“浪子回头,善莫大焉!降萧摩柯爵位为突北侯,镇北将军,入丰碑!”
丰碑,是陈叔慎参考后世人民纪念碑而制作的,也是为了完成当初对太傅周罗睺的承诺。
同时,也把自穿越过来而牺牲的人的事迹添在了上面,悲悍如袁宪之流的,也都有记载进去。
同时,誊造文书,以便传播流传。
其实,对于最终萧摩柯在洛阳的事迹,陈叔慎可以理会也可以不理会,选择记入丰碑,也是有着当初隋文帝用陈人一样的道理,做一个榜样。
今日,已经是八月份了,初。
小皇宫御书房里,人才济济。
中书舍人虞世南,尚书仆射虞世基,户部尚书张亮,工部尚书江别鹤都在这里。
所要探讨的,也是如何实施陈叔慎要推行的洋商计划,用商业交流掠夺南洋各地的经济。
以陈国的地理位置,在火车、汽车等没有出现之前,是不具备制霸古印度以及西亚等地区的。
南洋,离陈国不远,海洋船只畅通无阻,是最好的选择。
誊写完对萧摩柯的批语,陈叔慎靠在椅子背上,询问:“你们对于南洋经商的事宜准备得怎么样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