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二章 箭在弦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八十二章 箭在弦上 (第2/3页)

    自去年临危受命,带着陈国的人来到了陌生的塞北,虞世基就没有停止过,无论是身体上还是思维上。

    身体上,花了大力气教会了不少聪慧的陈人学会了突厥语言,让自己从繁琐的翻译工作中解放了出来。

    思维上,还亲自参与指挥建造了大量的地窖来储存食物,并且为东突厥寻找到了新的宜居地点。

    被击溃了东突厥总部的他们那里来的食物?虞世基厚着脸皮,向四周势力求救,最后,从高句丽那里获得了支援,得到了不少可以长时间储存的食物,比如辣白菜。

    此时的高句丽王也有着野心,不希望出现一个统一的突厥部落,也深深忌惮着隋国。

    就算是这样,东突厥依然死了两成的人,回归了他们的狼神怀抱里。

    想到自己从突厥部落的百姓中明白,冬天里,草原上冻死饿死人是非常常见的事情,归根到底是它恶略的天气条件。

    这也是,北方突厥为什么老是想着到南方汉人那里去打秋风,完全是为了部落,当然夹渣着统治者的野心。

    “虞世基大人,首领喊你过去!”

    一个十岁大小的扎着北方草原特有的辫子的小孩喘着气跑了过来,对着远处的虞世基挥着手,是都蓝可汗的孙子,草原的官三代。

    和汉人不同,就算是都蓝可汗的孙子,除了吃的好一点,其他的也和普通孩子一样,喊爷爷首领。

    徜徉在难得的温暖阳光中的虞世基叹了一口气,用手掌微微斜着挡住阳光的照射,挣开了眼睛。

    “哎,不知道又有什么事情!?”

    不得不说,东突厥很可怜,竟然没有一个战略级的人才,半个战略级人才的东突厥首领都蓝可汗,总是喜欢大事小事都找虞世基商量,如果不是有着皇帝的旨意,虞世基都不想再见到这个中年油腻男了。

    想想自己正直青春年华,却白白浪费在了这个枯燥的塞外。

    听说,南方皇帝陈叔慎已经收复了建康城,补回了长江防线,那才是自己应该待的地方啊。虽然虞世基在北方呆了差不多要一年了,很同情这里困苦的百姓,可,他是一个陈国人,同情已经是他的极限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