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65】日本搅乱计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265】日本搅乱计划 (第2/3页)

,嘴里自言自语道:“不愧是宋应星啊,已经能制造硫酸和硝酸了。”

    宋应星在信中告诉宋友亮,在宋友亮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指导思想下,精工坊新进了不少会炼丹弄药的道士。他们就会宋友亮在临行前告诉他们的那种名叫“狐刚子法”的炼丹术。

    狐刚子,中国古代炼丹家,道教名人。正史无传。不详其生卒年与里籍。据今人陈国符先生考证,为晋代人,约与葛洪同时,撰《五金诀》,称狐刚子为“最大之外丹黄白师”。又据赵匡华先生考证:狐刚子名丘,又作胡罡子、狐罡子。东汉末年炼丹黄白术的杰出代表,魏伯阳似为其师,三国吴人葛玄似为其弟子。狐刚子撰《出金矿图录》,对金、银的性状、地质分布、寻矿采集、冶炼工艺等均进行了实地考察和深入研究,表明早在汉代我国金银地质学、冶金学所达到的先进水平,其中“作炼锡灰坯炉法”(即“吹灰法”),原为古代冶炼贵金属的原始形式,但长期以来,未明其出世时期,狐刚子这一记载,弥补了此一空白。再者“炼石胆取精华法”,是用干馏法从石胆(us4?5h2)中提取硫酸的世界最早记录,它比8世纪阿拉伯炼金家提出加热矾,可蒸馏出“矾精”(硫酸),要早五六百年。此外为杀金、银毒,而有“作金银粉法”,此法堪称绝妙:先使黄金成液态汞齐、再与盐末共研,黄金分散后附于盐末表面,再蒸去水银,洗其盐末,即得极细的金粉。此法为历代炼丹家所沿用,直至明《本草纲目》中还有记载。

    狐刚子法制硫酸的话,胆矾灼烧之后分解成氧化铜和三氧化硫,有效成份是三氧化硫,溶于水就得到硫酸。

    至于制造硝酸,其实在17世纪初,借干馏绿矾—硝石混合物以制取硝酸的方法经传教士自欧洲介绍到中国。《徐光启手迹》对这种“造强水法”有过记述。及至1638年,李天经、汤若望等人译述《坤舆格致》(该书1643年刊出),其中就有如何分离金银的“硝酸法”,但由于种种原因,该法并未被普遍采纳。

    宋友亮哈哈大笑道:“现在能做硫酸和硝酸,那离雷汞就更近一步啦!”笑罢,宋友亮又拿出陈子龙的书信,陈子龙现在被任命为户部左侍郎,全面负责大明的农业,包括推广高产小麦、土豆、玉米和新型农业机械、肥料等。这封信中,陈子龙告诉宋友亮,高产小麦已经在甘肃、宁夏、陕西、陕西、河北、山东、辽宁等北方省全面推广,而土豆、玉米也首先在河南、山东、河北、山西一带获得了第一次丰收。如今大明境内粮价平稳,不管民间还是军用,粮食供应十分充足。

    “陈子龙真是我的萧何啊!”宋友亮郑重其事地将两封书信折好好放入信封。“传令,我要上岸。”

    “得令!”关云宝应声而下

    宋友亮坐着小船来到了下关,接见孙龙和新纳忠尧以及松浦镇信,新纳忠尧和松浦镇信受宠若惊。

    “想不到国公殿下如此年轻!”松浦镇信阿谀道

    “果然是应了明国俗语,英雄出少年!”新纳忠尧也说道

    其实此刻的宋友亮早已是三十多岁的中年人了,哪里有什么英雄出少年可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