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谁想当皇帝??? (第2/3页)
宫妃的自身利益来说,她们也决不希望与她们毫无亲缘关系、今年已经三十四岁的豪格继位,因为那显然会使她们永远被遗弃在冷宫养老,度过凄凉的余年。而在皇九子与皇十一子两个孩子中,无论是从年岁还是从起主导作用的皇后哲哲的倾向来说,中选的必然是庄妃之子福临。
两黄旗旗主皇帝本人去世,尊贵的皇后还在,皇帝皇后同是主子,旗下大臣都是奴才,两黄旗大臣怎敢违逆皇后·再说两黄旗及正蓝旗这天子自将的上三旗,在继位问题上,与皇后皇妃有最大的一致处:立皇子。至于立豪格还是立福临,对上三旗来说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两黄旗大臣们或是被召进凤凰楼,或是得到后宫之主派人送来的懿旨,向他们指出:两白旗坚决反对豪格继位,如果两黄旗依旧坚持,将会产生僵持不下甚至内乱的后果,不如就立福临,可以两全。
这就是当多尔衮在三官庙召见索尼时,索尼态度变化的真正原因。上三旗态度改变,镶蓝旗的济尔哈朗也会跟着改变。
但是,历史已经被宋友亮改变了,孝庄太后那一脉的蒙古后妃势力被铲除,剩下的懿靖大贵妃博尔济吉特娜木钟虽然是蒙古阿巴亥部郡王颔齐格诺颜之女,但是她没有孝庄太后布木布泰的智慧和魄力。而且当年的布木布泰内有两黄旗的支持,外有科尔沁蒙古的助力,才磕磕绊绊地把福临扶上了皇位。
于是,这股本该被用来平衡多尔衮和豪格的中间力量被抽走了,多尔衮和豪格之间再无任何妥协的可能,一场你死我活的权力斗争将无法避免。
大明崇祯十四年十月二十八日,在赫图阿拉的汗宫大衙门金銮殿上,一场决定建奴命运的议政会议在紧张的气氛中开始了。
在场八旗王、贝勒尚未张口发言,索尼首先朗声说道:“陛下已经昏迷了近十天,气息越来越弱,御医诊治之后,断言不过三五之命。国不可一日无君,今日各位王爷、贝勒们都在,咱们就共议国事,议立新君。”
正黄旗的都统,曾经参与参劾多尔衮私自放士兵回家的伊盟首先开口道:“肃亲王豪格是陛下的长子,又功勋卓著,父死子继,万一皇上龙驭归天,新君根本不用共议,便是肃亲王。”
阿济格冷笑道:“此言差矣,我朝向来没有立长子的传统,皇上是老八,不也一样当皇帝?”
鳌拜立刻接嘴道:“但是十一阿哥不过周岁。怎么可能立为皇帝?这皇位自然是肃亲王莫属。”
豪格笑道:“二叔深明大义,如果十四叔也这么明事理就好了。”
安平贝勒杜度摇了摇头,说道:“如果按立‘长’的话,睿亲王是大阿哥的十四叔,不是更加‘长’么?”
正白旗都统阿山说道:“但是子以母贵,睿亲王的额娘是大妃阿巴亥。而大阿哥的生母出身低微,怎么能和睿亲王相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