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40】封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140】封侯 (第3/3页)

,臣以为就用商业上的手段击垮他们。”

    “哦?爱卿的意思是以奸商治奸商?”崇祯问道

    宋友亮笑了,“如果那些商人为大明锄奸,怎么还能叫奸商呢?”

    崇祯自知失言,笑道:“好,如果他们真的能为大明除了这一害,朕就亲自送一块‘商贾楷模’的匾额给他们。”说罢崇祯又拿出几份奏折,说道:“这是洪承畴送来的一份奏折,参劾大同总兵王朴畏敌如虎,私自领兵撤退,以至于大军军心动摇,,马步争驰,自相践踏,弓甲遍野,尸横满地。朕以为,刺中害群之马,不杀不足以振军威军法。但是大同乃是九边重镇,杀了王朴,谁人可以继任呢?”

    王承恩说道:“副将姜瓖可以继任,姜家世代将门,长兄姜让是陕西榆林总兵,三弟姜瑄为山西阳和副总兵。”

    历史这个姜瓖在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克太原后,不经抵抗就投降了李自成,李自成都差点因此杀了他,责备他:“朝廷以要害镇寄若,若何首降?”多亏制将军张天琳的劝说才作罢。后来大顺军为清吴联兵所败,撤往陕西,五月(1644年6月)姜瓖叛变杀大顺军守将张天琳,降清,仍镇守大同。之后,他便随清军赴陕西,征剿大顺农民军。他不但得不到重赏,连军饷的供应也成问题,而且还受到清廷的猜疑和训斥。当时,山西农民军反清声势浩大,姜瓖受到很大触动。顺治五年九月,清廷为防喀尔喀蒙古越过边界,派英亲王阿济格率军驻防大同,这招致姜瓖的猜疑,以为袭己。于是,姜瓖自称大将军,于(1649)十二月初三日据大同叛清。七月初一日,多尔衮率师亲征大同。大同在清军长期围困下,城内弹尽粮绝,死者枕藉,部下发生了骚乱。姜瓖部将杨振威于八月二十三日密通多尔衮,二十八日斩姜壤及其兄姜琳、弟姜有光首级,献城投降。阿济格入城,恨城内兵民固守,下令屠城,“隳其城睥睨五尺”,邻近各府、县等地区亦遭屠戮。

    宋友亮很想告诉崇祯和王承恩这个姜瓖不可靠,但是,宋友亮转念一想,李自成被自己在三十里铺重敲一记之后,应该没有可能再打进北京城了,那姜瓖投降一时,应该也不会发生了。于是,便默认了这个提议

    “至于这个洪承畴嘛~”崇祯有些犹豫,现在可堪大用的人不多了

    宋友亮赶紧说道:“如果没有祖大寿祖将军死守锦州,洪承畴洪经略牺牲自己吸引建奴主力,臣怎么可能立此大功呢?所以,臣恳请陛下将所有的赏赐都赏给祖将军和洪经略吧。”

    “宋军门年纪轻轻就立此大功,还谦逊有礼,实在是难能可贵。”王承恩在一旁笑道

    宋友亮也笑着谢道:“王公公过奖。”心里却暗道:我那二十颗鸡蛋大小的东珠可不是白送你的。

    崇祯也是欣赏地点了点头,“其实说来朕还没有真正的赏你什么。记得两年前,初设登州镇的时候,你对朕说三年有小成,五年有大成。如今不到三年就立了这么大的功劳,王承恩,你说朕该怎么赏他呢?”

    王承恩答道:“老奴以为,怎么赏都应该。宋军门原来是军户,脱籍之后也一直没个叫得响的名号!”

    “嗯是啊~”崇祯点了点头,“那朕就册封你为征北将军、平北伯、将登州、朝鲜、辽东的军务统统交给你。”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