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西合璧1 (第2/3页)
木柱支起屋架,上面复有棚顶。棚子中央八、九尺高处有一把锯上上下下,一种很简单的机器把木头对着锯推过去。溪水推动一个轮子,产生两种机械作用:一是锯的上下运动,二是缓缓推向锯子,最后破成板子。水力锯木机只能对木料进行粗加工,被粗加工的木料会送到第二个环节进行进一步加工。
在汤玛士和伯格因的帮助下,铁匠制作出了滑轮、轴承和轴承套,还打造了一个直径40厘米的圆形的锯片,把巨片安装在了轴上,直接滚动在轴套里面滚动。轮锯由人力摇动驱动,切割木头的效率大大提高了。
宋友亮见到现场有许多木料,便随手抓起一块不足一指厚的木形木板,放到锯床的的平板上,然后用夹具固定。宋友亮弯下腰,缓缓将木条推到圆锯前。本来安排好的木匠被想尝鲜的许二多抢走了摇柄,他一脸兴奋,将把手摇得飞快,圆锯也呼呼地告诉旋转起来。薄木板在宋友亮的手里,缓缓毕竟正在高速转动的圆锯。
吇一声
木板的前端终于接触到圆锯,圆锯与木板似乎都微微一滞,许二多先是一愣,随即低哼一声,卯足力气,挥开胳膊握住把手就是一通狂转。圆锯终于又乌拉乌拉飞快地转动起来,宋友亮和汤玛士的目光都死死盯着前面,只听一阵“嗤嗤嗤”的响声,眼前木屑纷飞,手上的木板渐渐向前滑去!
当木板在平板上一分为二时,在场的人都爆出一阵欣喜的欢呼
汤玛士见到自己设计建造的机床获得了成功,也是不断地在胸口划着十字,“上帝保佑!”
不过沈卜琦却表示了担忧,“大人,这机器是好,用的人力也少。那富裕下来的人力怎么办?我担心他们会有怨言,甚至破坏机器来抱住自己的饭碗,这可是动摇人心的事!”
沈卜琦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在英国也有类似的纺织工人破坏纺织机的例子。
宋友亮对在场的所有工匠说道:“大伙听好了,以后这种体力活就让那些没有技术的新人来做,你们只要不断提高手艺便行了,至于活儿,以后多的是。我宋某人肚子里鬼点子多的是,活儿多到保证你们以后会忙不过来!!,你们信不信???”
“信~”虽然工匠心里还是有几分担忧,但是这么几年来,宋友亮从来没有说话不算话过
木材加工技术得到提高之后,海阳卫的车船所也获益匪浅。车船所就是原来邓连生负责的造船所,但是后来加入了打造马车的内容,就改名叫车船所。由于引入了西欧工匠,中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在不断地碰撞中产生了新的火花。
比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