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烟草、火枪和造船 (第2/3页)
互证。从这件事情看来,清太宗对烟草采用民间自种,严禁走私进口的政策是正确的,在那个时代能够有这样的措施是件很了不起的事。
由于开放了禁令,东北有很多地方种了烟,《盛京通志》物产,《皇朝通志》昆虫草木略都说:”陇旁隙地多种之,叶肥大至径尺,食之御寒。”《热河志》说:”陇旁隙地,多种烟草,肥大至径尺,其近顶处数尺曰盖露。”这就是有名的关东烟叶,当时人以为味胜建烟。
这些情况给了宋友亮笑笑的启发,宋友亮发展烟草种植,眼下有两个得天独厚的条件,第一是海阳的粮食生产有保证,能够放心的种植烟草而不影响粮食生产;第二是山东有悠久的烟草种植历史,以临朐为例,烟草种植大约始自明朝万历年间。当时种植的烟草,即现在所说的”晒烟”,俗称”笨烟”。烟叶成熟后,从顶往下逐个叶带拐割下来晾晒而成。其烟草素以色泽金黄、灰白火亮、油份足、味香醇等特点而享有盛誉。第三是1620年之后,开始有把鸦片混入烟草吸食的记录,这又给了宋友亮一个大大的启发。既然满清权贵和百姓都喜欢抽烟,而且葡萄牙人在罂粟产地印度又有殖民地,那么向满清走私烟草与鸦片不光能获得巨额暴利,还能彻底摧垮满清上层,乃至整个满人集团。
为此,宋友亮重金买下了欧洲移民手里的烟草种子,并将距离陆地很近的险岛开辟成烟草种植场,这里种植出来的烟草全部归自己所有。同时,让多纳特去印度为自己大批量购买另一种货物——鸦片
多纳特不是很情愿,”那是法律禁止的!”
“正因为如此,我才愿意出高价,不是么?”
高额利润的驱使之下,多纳特决定铤而走险,第二天他就率领那维克号和两艘盖伦帆船驶向果阿
至于多纳特口中那些善用火器的雇佣兵,在与海因里希等正宗雇佣军交谈后,宋友亮发现他们其实不全是德意志雇佣军,其中有不少是使用非制式武器的森林猎人,他们手中的猎枪都是非制式的猎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