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灭蝗虫产业链 (第2/3页)
看着蝗虫吃掉我们的庄稼,咱们还去求爷爷告奶奶的?如果不捕杀蝗虫,大家今年都要饿肚子~”
“儿啊~”宋友亮的母亲宋李氏不知道什么时候也挤在人群里,”娘宁可饿死也不要你有什么三长两短~~”宋李氏哭哭啼啼地哽咽着
“娘,不会有事的~~”宋友亮见母亲也相信捕杀蝗虫会遭天谴,心里更是着急
这时,一直很少出门,潜心整理父亲孙元化笔记的孙和鼎开口道:”千户大人说的没错,蝗虫就是普通的虫子,不是什么天虫。恩师玄扈先生(徐光启)在《除蝗疏》中说蝗灾发生最盛于夏秋之间,与百谷长养成熟之时正相值,故为害最广。”幽涿以南,长淮以北,青兖以西,梁宋以东,都郡之地,湖巢社衍,旱溢无常,谓之涸泽,蝗则生之。涸泽者,蝗之原本也,欲除蝗,图之此在矣。但见土脉隆起,即便报官,集群扑灭~”
吕文洲却摇了摇头,说道:”《后汉书》曰:吴郡徐栩,为小黄令,时陈留遭蝗,过小黄,飞逝不集,刺史行部,责栩不治,栩弃官,蝗应声而至,刺史谢,令还寺舍,蝗即皆去。又《论衡》曰:世称南阳卓公为缑氏令.蝗虫不入界.盖以贤明至诚.灾虫不入其县。再《益部耆旧传》曰:任防.蜀郡成都人,父修,字伯庆,为固始侯相,天下大蝗,独不入界。”吕文洲一口气引用了三个典故,”可见蝗灾是可以靠修德来化解的~~”
孙和鼎争锋相对的书说道:”古之良守,蝗不入境。今不治蝗,正证明无德可言。”
宋友亮是气得没话说了,”那请问恩师,修德能不能让大家吃饱肚子,不饿死,不做流民?”宋友亮的话说的很不客气
吕文洲显然是被激怒了,他怒道:”老夫言尽于此,你好自为之~”说罢拂袖而去
方才建议去蚂蚱庙祭拜的老者也领着一大批人准备祭祀去了,只留下宋友亮和许二多、孙和鼎等人。刚才看到气氛紧张,一直没有敢开口说话的邢氏兄弟中的大哥邢家宝这时说道:”东家,其实不一定要咱们人动手,咱们城里还有别的东西能治蝗虫~~”
“什么东西?”宋友亮一愣
“就是咱们养的鸡鸭呀~”邢家宝说道:”我以前在河北见过人家牧鸡、牧鸭治蝗的。就是养鸡、养鸭来吃蝗虫,达到消灭蝗虫的目的。在蝗虫发生时,释放到田间,捕食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