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8】开辟新财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28】开辟新财源 (第3/3页)

余盐获利,到弘治初年,盐商们的这种私自行为被明廷承认,作为解决守支问题的一个措施,史称”买补余盐”。这样一来,原本被盐法禁止的灶户私自卖盐的行为,就成为一种合法的行为。灶户余盐有了合法的出售渠道,又反过来刺激着余盐的生产,余盐的产量遂越来越多。据有关资料记载,在长芦盐运司,有的灶户可以一次组织十万引余盐,其经济实力之强,灶户余盐之多,由此可见一斑。

    财雄势大的商人可以去灶户那里直接买盐,有些没本钱的却又想发财的人,便铤而走险,武装起来制造、贩卖私盐。原来在乳山巡检司管辖下有三十户灶户,每年可产盐二十四万斤,以官盐每斤售银0.01两,价涨之时或至0.06两计算,赵连理每年可以从中得到少则二千四百两,多则上万两银子的收益,虽然这笔钱只有少部分能落入赵连理的口袋,总是一笔可观的收入。但是私盐的价格长期维持在0.0015两/斤,官盐1斤之价可买私盐40斤。官府从灶户那里低价收盐,再高价卖出。灶户获利微薄,于是他们干脆拖着正额盐不交,开足马力制造余盐。赵连理严厉惩治了几次之后,灶户们干脆集体逃亡,加入了贩卖私盐的盐枭集团。这下赵连理不光因为灶户逃亡被大嵩卫指挥使宋国政一通臭骂,还因为没钱孝敬宋国政失去了晋升的机会。所以,一提到私盐,赵连理恨得牙根痒痒

    “不过~~友亮啊~”赵连理有些愁眉苦脸地说道:”那些盐枭都是亡命之徒,厮杀起来不要命,我也曾领兵围剿过,但是~~”

    “姑父,他们有多少人?”宋友亮问道

    “四百多人,盘踞在乳山口外一处名叫猫嘴口的海滩上~”赵连理答道

    “侄儿已经练了一营兵马,他们经过斜山梁剿匪,配有精良的火器,还由带过兵的五官操练了好几个月,应该可以一战了~~”宋友亮对自己的新军很有信心

    赵连理听说过宋友亮领着一班军户剿灭马贼的事迹,心想这盐枭再凶,也凶不过马贼吧?既然能打得赢马贼,那盐枭也应该能成,于是赵连理当下拍板,带上自己的五十个家丁和四百个健壮的军户,随宋友亮一起剿灭盐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