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铸炮法 (第2/3页)
仿制吧,我给你们一点建议,尽力去做!”
刘易说着,就拿出了他琢磨出来的铸炮法。
铁膜铸炮和内模水冷铸炮相结合!
首先是内模灌水冷却法,也被叫做罗德曼铸炮法。
是美陆军少校托马斯丁.罗德曼,在美国南北内战时期发明的这一空心铸件工艺。
围绕型芯进行铸炮,型芯内部以流水进行冷却,这是一个使炮膛内部先行硬化的方法。
这种工艺是早先套筒炮试验合乎逻辑的发展结果。外层金属冷却时向内缩拢,向已经硬化的内层继续加压。
这样,发射/药的爆炸力就为炮膛四周的整个厚金属层所吸收,而不是层层向外膨胀。在美国内战及以后的20年里,用这种方法制造了大部份美海军的重型铸铁炮。
铸造法的最大意义是大幅降低铸造时的炮管废品率,提高火炮质量,特别铸造重炮的时候。
这种铸炮法很先进,最起码相对于现在是很先进的。
还有就是被吹上天的铁模铸炮法!
铁模技术就本身的硬件并不难搞,铸铁的或者铸钢的都可以,无非就是个承载容器,起到的作用除了固定炮模外就是散热作用比较好。
铁模的好处是方便整合,不像泥模铸炮那样必须靠时间来等待自然阴干,这些条件在这个时代是可以实现的。
但是铁模的也有缺点,铁模的散热太快,所以出来的铁是白口铁,以至于火炮质量堪忧。
不过,其优点同样明显,就是加快了生产效率,不用像泥模铸炮那样等待几个月的时间,等待泥膜自然阴干。
但是铸出来的炮,质量大幅度下降了。
但是,铁膜铸炮法,在配合上内膜灌水冷却法,却是可以很大程度上的提高铸炮的程度。
这就是刘易琢磨出来的铸炮法,不过,他也就是一个理论王者,要说实际操作……
他刘易会十分义正辞严的表示,实际操作是工匠该琢磨的事情,我作为上位者只要统筹全局就好了!
反正他刘易已经把思路拿出来了,再开出赏格,就不信这些工匠做不出来他想要的结果!
刘易交代完这些便离开了东山铁厂,往昭武军的新兵营走去。
既然火枪已经做出来了,那接下来的一批新兵,就要将训练重点从冷兵器作战,向排队枪毙转移了。
……
太原府!
安茂同风尘仆仆的赶到了太原府,负责护送他的昭武军军士已经离去。
虽然身体是疲惫的,但安茂同的心中却是一片火热。
一进城,安茂同便径直骑马往太原府衙赶去。
片刻之后,太原府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