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二十二章 红衣女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二十二章 红衣女子 (第2/3页)

紧张,先喝杯茶。”看严恺之不发一声地把茶喝完,胡太守又道:“严大人此行川北,凶险无比,江山社稷的安稳、天下百姓的安危全都依仗严大人。皇帝将此重任寄托给严大人,想必对严恺之是极重的信任,本想略备薄酒简食,替凉城百姓敬严大人一杯,聊表心意,慰劳大人辛苦。”

    没想到胡太守把他叫来,不说正事,却夸了一大堆虚话,严恺之脸上有些不悦,“保家卫国,替皇上排忧解难本就是我等臣子的职责,何来辛苦一说。再说,如今战事未停,胡大人说这话未免有点早。”

    胡太守立刻拍马屁道:“严大人果然是忠臣良将,真令胡某羞愧。只是不知严大人何时启辰,胡某也好替大人践行,府里已经备好车马,随时等候严大人吩咐。”

    严恺之再也坐不住,脸色一变,“胡大人若没有其他事,恕我不能久留。”

    胡太守见此,只好坦白:“实不相瞒,我是个怕死的人,谈不上什么好官,但也小有政绩。如今能做到凉城太守这个位子,都是我祖上冒青烟的事,我也不指望也不想到京里去,但求能平平安安在这里坐稳了就行。我只希望大人将来旗开得胜,凯旋归京的时候,能替我在皇上面前美言几句。”

    严恺之沉着脸,说了三个字:“说实话。”

    胡太守被严恺之问得差点下不来台,哪有人说话这么直接的,可是看他这一脸就写着“我不稀罕和别人打太极”,胡太守也只好无奈放弃。谁让他是有事相求,自该是要好声好气,没想到碰到一个不买账的,“欸,我底下的人之前有眼不识泰山,得罪了木侍郎,明年我就要回京述职,实在不想就这么被毁了前程。”

    方有信的名声自从他宣读了先帝遗诏,辅佐新帝登基后,几乎满天下踏破方家大门,想要拜在他门下。而方有信也自觉有辅佐和监督新帝的职责,终于不再独善其身,广招人才,为朝廷效劳。而被方有信相中的大臣学子个个也都以忠君清臣自称,其傲气堪比翰林院的老学究。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可是苦了胡太守这等浑水摸鱼的大臣。说他不作为,倒也替地方办了不少好事,做他正直,却也暗地里有过官商相护,上下相通的事。方有信不查则已,要是被他揪着,轻则降职发俸,重则罢官为民,让不少为官者都闻之色变。

    严恺之对方有信的作为自然最清楚不过,他也曾被方有信狠参一本,以至于后来那些压垮弘弋的奏折,不少都是出自方有信的授意,他打量着胡太守苦哈哈的脸,又问了一声,“真的?”

    “真到不能再真了。”胡太守立刻拍胸保证,只差伸手起誓,见严恺之脸色缓和,又讨好了一句,“当然,我也希望大人能平安守住川北,我也好在凉城做多几年清闲太守。”

    看着胡太守的态度,严恺之心里也信了几分,到底胡太守不是那些奸吝小人一辈,顶多是贪婪了一些,偏生这种人其实为民谋利却是最多的,“你自己素日表现如何,皇上心里有数,难不成会为了一个兵部侍郎就贬你的职吗?你那些行为是该收敛一点,就算你如今没得罪木侍郎,他日有人发现,也是不好的。”

    胡太守以为严恺之不愿意帮忙,脸上露出失望的神色,“严大人说的是,只不过谁不知道木侍郎是方丞相的人,若他有心,谁不都得被扳倒。”

    严恺之叹了口气,他自己都不知道能不能回京,不愿随意担下这种海口,“若是这个胡大人就放心好了,木侍郎虽然不苟言笑,但也是衷心为了朝廷,胡大人只要做好自己的本分,他不会公报私仇的。”但想到自己还有人情债,只得又道:“若他有意为难,我也不会坐视不管。”

    胡太守立刻亮起脸色,起身作揖,“那就多谢严大人了。”

    严恺之说道:“不必客气,我还想麻烦胡大人一件事。”

    胡太守简直就把严恺之当成再生父母,心想有严恺之在,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