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皇子妃 (第2/3页)
有因为此而多分了多少。反倒是煦园有斯晏这个阔少爷帮忙,开销大了许多。
凌氏心想这么下去,她连给女儿筹嫁妆都难,所以一早就托父兄以他们的名义买下几座宅子,等着以后抛售。而李勋卓这边也清楚,绾华韶华好歹还有个凌家,若他不帮着省点,锦华可就真的一无所有了。所以夫妻俩都默契地选择,在操持李家产业的同时,走一些私货,存些家底,好歹也能让三个女儿都风光大嫁。
所以李勋卓还会那么担心穗凤楼被查封的事。
让韶华不解的是,这么事解决得有些莫名其妙,或者说太过风平浪静了。如果真的这么容易,李勋卓当初就不会急得自己还在咳嗽,就不管不顾地跑出去。
在她的再三追问下,李勋卓不得已才说:“确实是有人在暗中帮忙。但我至今还不知道是谁,只听说是有贵人帮忙说了情,所以衙里才放了一马,罚了几百两了事。”李勋卓努力地回想,自己也没结识什么宫人,这么轻描淡写地帮他处理好事,而且还不现身出来受他感谢。可他求了很多人情,反倒被嫌弃多事。
“你能轻松脱身已经不错了,还想搅进这泥潭?还不赶紧滚回去。我管是谁帮你摆明,反正没你穗凤楼的事,你就赶紧给我滚一边去,别打扰官爷办差。”
后来,李勋卓想想,或许是平日积了德,所以老天才赐给贵人给他吧。
遂也就没再多想,如果不是韶华喋喋不休地缠着他问,李勋卓早就不当回事了。
“你问那么多做什么,爹爹不过是吉人自有天相,命中得贵人相助。”绾华也觉得韶华想太多,反正事情能解决是最好的。
原本皇帝已经有意要立弘弋为太子,可是遇上这种事,自然有人弹劾,有人反击,朝政格局又陷入左右摇摆的局面。皇帝因病情反复,推辞了几日早朝,险些又闹出全城戒严的情况。不过好在这一回皇帝还算镇定,早早就下旨,入再有人上奏推举立谁为太子,立刻革职查办,子子孙孙永不录用。
这句话极狠,已经不是光处罚你一人的事,一个不剩整个家族都无缘仕途。不过这样的话,至少让皇帝安心在后宫养病,除了每日的奏折,再没人敢提立储的事。
都察院弹劾的事算是皇帝的心头大患了,不过弘弋带头将那些人无论官职家世一律抓捕归案,按律处置,让皇帝深感满意。最后替他寻了皇贵妃的侄女,定国将军的女儿贺宛如做二皇子妃。定国将军是皇贵妃的叔伯兄弟,为人周正严肃,虽官居三品,但却是个清闲衙门。忽然知道自己的女儿嫁入宫,吓得跑进来给皇帝磕头请罪,主动交代了自己的小差小错,末了还小小辩解了一下,把皇帝说得一头雾水。
他还以为是自己平日在衙门太闲散,所以皇帝故意刁难他。皇帝听了哈哈大笑,说皇贵妃那么多叔伯兄弟中,就属定国将军最憨厚老实,虽然是闲散偷懒,但是为人正直忠厚,养出来的娘子一定也是贤良淑德。总之,圣旨以下,君无戏言,定国将军还想着在衙门混日子,现在忽然变成皇子的老丈人,受的关注多了,每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