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谷底的苗人悬棺 (第3/3页)
些大山洞里面,用木头和竹子在山洞里面修了很多房子,马都上不去,下山买东西都是肩挑背扛的。”
我好奇的道:“那后来这些苗人是真的同归于尽了,还是去了哪里呢,会不会那个迷魂凼便是苗人利用迷魂草所设的呢?”
文教授道:“清雍正朝开辟苗疆六厅后,苗疆渐渐和汉区融合,不排除那时苗人便搬出了这里,不过却不好解释那些尚未入殓的尸骸。这个迷魂凼还不好说,如果这里是聚气台的地方,葛章等人同样怕人发现这处隐秘的地方,也有可能设计出这么一个局来。”
周二毛急道:“那我们天远地远的跑来,结果啥都捞不到了不成?”
我也有点失望,拿着电筒便走进了石洞,这个石洞不深,只是空间特别大,洞壁上密密麻麻的架满了悬棺,师父曾今也告诉过我这方面的一些东西,苗人家有人去世后,苗人将一整木挖制成棺,与独木棺相似 , 称为船棺,把这些悬棺置于悬崖之上,旁边只立一块木板写上死者名字,名为家亲殿。丧葬 , 击鼓唱歌 , 男围尸跳耀 , 举哀而散 , 亦置之山洞间。而这种葬法也叫做岩洞葬。
我走进山洞深处,在巨大的山崖上看着密密麻麻的悬棺,看来此处苗人居住时间还挺长的,不然也不会那么多的悬棺了,而且似乎最后苗人走得仓促,不然为什么天坑顶部自家人的尸骨都没有收敛呢。
林夏跟着我也一言不发的走进了山洞,山洞的底部较为平坦,有苗人生过火的痕迹。
林夏失落的道:“真不知道最后这些苗人在这里发现了什么没有。为何又走得如此匆忙。”
我道:“或许这里的聚气台早就被苗人一把火给烧掉了吧。”
林夏道:“那为何连遗址都没有留下呢?”
我道:“年代久远,可能山洪暴发、地震都可能引起建筑的坍塌,这个可以解释。或者那位向良忠老人所看到的木桩,只不过是苗人建房后的木桩因为洪水被冲出了这个天坑的呢,和聚气台没得啥子关系,还好苗人为了方便,还把那个升降机留下来了,不然我们如何能判断出这里会除了苗人还有其他的遗迹。”
两人沿着山洞继续走,不料山洞确实太浅,走了一百多米便到头了,周围空无一物,我也有些失望,正欲返回时,我突然想起文教授刚才说的那番话来,
我道:“这些苗人应该是仓促离开,不然不可能不去收敛那些战死的尸骸,如果是明军杀光了所有的苗人,那明军同样该打扫战场收敛自己的同袍才对。那么会不会有另一种可能?”
林夏道:“什么可能?”
我道:“这山洞还另有蹊跷!”